宗家與娃哈哈:150億遺產背後利益糾葛複雜

【宗家娃哈哈商業帝國揭秘:股權、產業鏈與商標之爭】很多人好奇宗慶後的150億遺產來源,宗慶後曾誇宗馥莉的宏勝飲料集團利潤率比娃哈哈高。一家代工企業利潤率超品牌方,十分少見。 娃哈哈集團現國資爲第一大股東,持股46%,宗家爲第二大股東,持股29.4%。但娃哈哈集團外,還有規模更大的宗家娃哈哈。 上世紀90年代,娃哈哈與達能合作成立39家合資公司,宗慶後私自成立35家非合資公司,股權結構複雜,背後有10多家海外離岸公司,控制人是宗家。 當時娃哈哈集團國資100%控股,2000年左右改制形成現股權結構。宗慶後用娃哈哈商標開公司,不付費用、不分享利潤,爲宗家商業帝國奠基。 當時有人質疑宗慶後轉移資產到海外,他否認稱部分離岸公司是外商朋友設立。 2000年後,宗家商業帝國擴張。2003年,杭州宏勝飲料有限公司成立,宗馥莉控制的恆楓貿易持股90%,現宏勝飲料集團由恆楓貿易100%持股。 宏勝起初爲娃哈哈代工,現全國有20個生產基地、40多家子公司、100多條生產線,2020年躋身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 宗家旗下除“宏勝系”,還有“宏振系”“啓力投資”等大量公司,宗馥莉名下關聯210餘家企業。 娃哈哈集團上下游產業鏈多在宗家手中,涉及生產、物流等業務。而娃哈哈集團直接投資企業僅15家,11家持股比例在50%以下。 宗家雖在娃哈哈持股29.6%,但掌控產業鏈話語權大,去年宗馥莉撂挑子後又被請回。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後加快去娃哈哈化,高管換“宏勝系”,員工轉籤宏勝集團,關停18條生產線又佈局18條高速水線,14省經銷商轉籤“宏勝系”公司。 今年2月,宗馥莉試圖將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標從娃哈哈集團轉至個人控股的娃哈哈食品,因輿論發酵被國資阻止。 此前杭州上城區文商旅集團有意將46%股份轉讓給宗馥莉,價格未談攏,國資似有退意。宗家和娃哈哈利益糾葛複雜,算清不易。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僅作參考,不涉投資建議,使用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