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共可能已找到反擊川普關稅的辦法 而且不打算退讓
洛杉磯港是美國最大的中國商品港口,預計5月初的貨運量大約只有去年同期的1/3。( 圖/美聯社)
川普的關稅政策已經在美國的對外貿易上出現明顯的變化,各國與美國的商業往來大幅減緩,商品流通近乎停滯,GDP成長率-0.3%,是疫情期間2022年首季以來首次出現負值,爲史上第2大跌幅。加上川普執政百日民調支持率創下歷史最低,此刻持續對中國喊話談判關稅,顯然已落入極度被動形勢。幾個月來北京也似乎找到應對川普的方法,很可能已看穿川普外強中乾的本質,已不打算在這場貿易戰上退讓求和。
由於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 145% 的關稅,中國到美國的貨運量開始下降,貨輪減少的狀況可能很快會在美國超市貨架上顯現出來。以進口中國商品最大的港口洛杉磯爲例,預計5月初的出貨量將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3,幅度相當驚人。但即便川普不停對習近平喊話,中共依然不動如山。
川普不停對習近平喊話進行貿易談判,中共至今仍不動如山。(圖/美聯社)
在迴應川普指稱美中貿易談判已經開始好幾天後,北京立即予以否認,爲暗示中國不會對川普卑躬曲膝,中共央媒也以《不跪》爲題刊文,並透過各級媒體轉載,表明要對美國持續鬥爭到底,短期內這場超級大國的較勁與對峙不會有緩和的跡象。現在這種情況在中國大陸的政治文化中,領導人任何退讓或妥協可能都會被視爲軟弱,並因此失去強人形象與領導統御的權威。而川普顯然沒能理解中共的政治文化,在北京多次否認談判在進行後,他還不斷地或明或暗地表示中國會「退縮」並且「承擔關稅」。
如果北京態度持續強硬,接下來中共可能會用什麼方式來應對川普的關稅大棒?除了關稅可能用對等方式之外,中國還有更多的非關稅策略來反擊。問題是它們可能是什麼?對川普而言,他要的不是關稅要徵多少,而是習近平跟他坐到談判桌上,一番你來我往之後,川普可以宣佈大獲全勝。川普纔不關心稅率到底多少,也不在乎貿易談判的結果是什麼,他要的只是習近平陪他演這場戲。
川普執政百日民調支持度極差,美方開始暗示對中國的關稅可能會大幅下降,可能是希望藉與習近平的談判來拉高低迷的聲望。(圖/美聯社)
北京擺出絕不妥協的姿態後,隨之而來的是川普執政百日民調狀況極差,美方開始暗示對中國的關稅可能會大幅下降,例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聲稱與中國的貿易戰「不可持續」,這就暗示中共順水推舟、雙方可以皆大歡喜。其實中共再次應對川普的關稅戰,已經心裡有底,在川普首次總統任期,中國已逐漸減少對美農產品採購。
中國過去採購相當大數量的美國農產品,一方面是藉此對美國政界示好,二方面也藉此平衡一部份的貿易逆差。自川普首次擔任總統期間爆發貿易戰以來,中國已開始減少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依賴,用各種非關稅手段來阻撓美國農產品進入中國,例如近十來年家畜家禽養殖業快速發展,便找各種理由不發給進口許可證,大豆的進口則從美國轉向南美洲。
美國港口貨輪大幅減少,商品短缺的問題可能很快會在美國超市貨架上顯現出來。(圖/路透)
而中國減少美國農產品進口後,受到打擊最大的都是以農牧業爲經濟主體的所謂「紅州」,也是川普支持者的大本營,例如內布拉斯加州、愛荷華州和堪薩斯州。美國農業部認定的444個農業郡中,有77.7%投票支持川普,如果川普的政策導致中國大幅減少採購美國農產品,川普將失去其基礎選民的支持。如此一來,2026美國中期選舉將使共和黨落敗,可能會失去國會的絕對多數,川普的政策將面臨國會的掣肘。
中共過去也大量購買美國的石油與天然氣,這些能源產業巨頭與財團大多是川普的金主,關稅戰之後也成爲另一個被中共打擊的美國產業。今年川普上任以來,中國把原來從美國購入的石油天然氣轉向澳洲、印尼與汶萊。
中共幾年來對美政策的調整讓手上籌碼有更多變化,川普政策的隨意性也快速地暴露自身的弱點,中共很明顯地會在調整後積極反擊。(圖/美聯社)
川普執政百日後,其幕僚的運作、民意支持度與經濟狀況都已有初步結果,從各方面民調與財經數據來看,對川普極爲不利。在這種狀況下,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會如何發展,其實已經能看出一些端倪。過去幾年,中國一直在努力克服受房地產危機拖累的經濟困境,川普可能預期中國會迫於經濟壓力而屈服於貿易戰的恫嚇,乖乖地坐回談判桌前。
但是,中共幾年來對美政策的調整讓手上籌碼有更多變化,川普政策的隨意性也快速地暴露自身的弱點,中國明顯地會在調整後進行積極的反擊,例如拋售美國國債迫使美國調升利率,推高借貸成本。不過習近平因爲權位穩固,其施政也傾向打長遠算盤,節奏上偏向「一動不如一靜」,畢竟美國總統一任4年,川普再連任的機率極小,只要保持耐心,就能看到下一任總統爲川普闖的禍來收拾殘局。屆時北京冷眼旁觀、以靜制動,很有可能迎來一位對華政策較爲友善務實的美國總統,真有什麼要讓步的,到那個時候再拿出來談判也還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