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川普反向尼克森策略:犧牲烏克蘭以聯俄製中

川普及其幕僚仍然相信全球正面臨世界大戰的風險,如果俄中聯手,美國將無法阻止北京奪取臺灣,這意味着美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將終結。(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一反先前政策,試圖以壓制烏克蘭來停止俄烏戰爭,令全世界大爲不解。知名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分析稱,川普及其幕僚仍然相信全球正面臨世界大戰的風險,如果俄中聯手,美國將無法阻止北京奪取臺灣,這意味着美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終結,由美元構築的帝國將走向衰敗的命運。

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知名歷史學者、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員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最近一場訪談引起各界的關注與廣泛討論,他針對川普上任後的對俄烏戰爭、歐洲與亞太問題受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推動俄烏戰爭停火,雖然看起來操作得非常混亂,但仍可以分析出川普的烏克蘭政策內在邏輯。

中美俄 3國領導人正因歐亞的情勢陷入一場極爲複雜的權謀對抗,沒有人能預測其中的演變與走向。(圖/路透)

弗格森指出,俄烏背後分別有中國與美國的支持,若從歷史上尋找類似案例,烏克蘭的情況大約介於韓戰與越戰之間。他在2022年前往烏克蘭時與澤連斯基的幕僚們說,如果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像越戰(國家政權消滅),那就是失敗;如果像韓戰(失去部份土地但能保住政權),那就算成功了。

他強調,歐洲在俄烏戰爭中曝露了二戰以來的軟弱姿態,川普態度轉向親俄後,歐盟纔開始採取國防自主行動。川普的轉向讓歐盟極爲驚訝,但現實是第2次的冷戰已經到來,西方的對手則由前蘇聯變成中國,俄羅斯現在的情況則有點像第一次冷戰初期的中國。

川普政府應對目前的新情勢採用尼克森式的思路,只是方向不同,因此川普的「聯俄製中」也被稱爲「反向尼克森策略」。(圖/美聯社)

川普政府應對這個新情勢採用尼克森式的思路,只是方向不同,川普的「聯俄製中」也因此被稱爲「反向尼克森策略」,因爲最大的博弈對象是中國。川普的難題與尼克森剛上臺時的面臨越戰困境相似,雖然歐洲人認爲川普是一個只會吹牛的帝國主義者,但實際上,美國人也敏銳地意識到自身的弱點:已經沒有能力在應對烏克蘭戰爭之際,同時遏阻中國力量的擴張。因此,川普放棄烏克蘭並聯合俄羅斯來對抗中國,就像尼克森當年放棄越南並拉攏中國來應對蘇聯。

弗格森指出,川普與他的幕僚們有3個策略目標:1.逼迫歐洲重新武裝並處理自己的問題;2.結束無人獲勝的烏克蘭戰爭,雖然停火過程可能很漫長;3.要做好準備應對中國隨時可能因臺灣問題而發起的挑戰。不過,川普的想法不見得能實現,如果俄羅斯沒有與美國和解,並持續與中國保持「上不封頂」的戰略伙伴關係,伊朗也不在覈協議上讓步,那麼川普缺乏道德基礎的現實主義就變得不可原諒。而且這種拋棄盟友的殘酷手段如果失敗,也會是一場極爲可恥的失敗。

自俄烏戰爭後,整個國際局勢進入混亂局面,各國之間的關係已脫離多年來國際關係常軌,其走向極難預料。(圖/路透)

因此,臺灣是美國現在面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弗格林指出,雖然許多人在關注烏克蘭、加薩與中東問題,但真正的行動卻在臺灣海峽,廣泛點說就是印太地區。最近中共軍艦在越南附近演習,甚至遠至澳洲的塔斯曼海域。臺灣周邊的電纜、光纜正受到攻擊,波羅的海的光纜也遭到類似的破壞。

雖然許多人在關注烏克蘭、加薩與中東問題,但幾個大國之間真正的行動卻在臺灣海峽,廣泛點說就是印太地區。(圖/美聯社)

他認爲,如果中國奪取臺灣,認爲這將意味着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主導地位的終結。如果這還不是美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的終結,至少也是美元和美國國債做爲貨幣儲備地位的衰落,而這就是美國目前所面臨的風險。

至於中共會不會武力奪取臺灣?弗格森說,這是一個極具關鍵性的重大地緣政治議題,統一臺灣對中共領導人有着難以抗拒的誘惑,沒有人知道中共會在2025、2026還是2027年付諸行動,最終只有習近平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