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大洗牌:川普聯俄宰制烏克蘭 中國籲歐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中國大陸學者在外媒撰文指出,面對美俄聯手,歐洲需要有一支可以制衡的力量,中國應尋求與歐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來應對國際新情勢。(圖/Shutterstock)

隨着美國總統川普將犧牲烏克蘭來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丁,歐洲則藉力挺烏克蘭來抗衡俄羅斯的侵略。中國在美俄關係急轉彎下,也立即改弦更張向歐洲拋出橄欖枝。《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曹辛撰文指出,面對美俄聯手,歐洲非常需要有一支可以制衡的力量,中國應尋求與歐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來抗衡美俄聯手的下的國際新情勢。

文章指出,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白宮鬧翻之後,歐洲正在明顯地朝着獨立解決俄烏戰爭的方向發展。歐洲和俄羅斯有着數個世紀恩怨和仇恨,絕對不會看着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失敗,更不能看着烏克蘭亡國。因而此時的中國無疑是受到歐洲歡迎的,這是中國自身的實力使然。

在英法兩國領導人召集下,於倫敦舉行了一場包括19位歐美國家領導人蔘加的峰會,目的是控制俄烏戰爭談判、討論阻止俄羅斯發動的這場戰爭。與會者除了歐洲國家之外,還包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北約秘書呂特。這是歐洲開始走向獨立、尤其是防衛自主的第一步。

上週日英國、法國和烏克蘭宣佈將共同制定計劃,並着手向美國提交停火計劃。史塔默認爲,烏克蘭的任何和平計劃都必須有美國的安全保障,該計劃的制定是以獲得美國支持爲基礎。這種處理在政治上顯得比澤連斯基老練得多,此種姿態意味著名義上還是要把美國拉進來,此舉有2個目的:一是不和美國鬧翻,二是對川普表達尊重。

除了承諾提供更多武器來保衛烏克蘭之外,斯塔默還提出了確保烏克蘭得到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四個關鍵點,包括:1.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將繼續進行,對俄羅斯的經濟壓力也將繼續進行;2.烏克蘭必須參與談判,任何協定都必須確保烏克蘭的主權和安全;3.英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將繼續提高烏克蘭的防禦能力,以阻止未來的入侵;4.組成自願者聯盟,以保衛烏克蘭和保證和平。

此次峰會上,歐洲多國領導人都表達了與倫敦峰會上斯塔默相同的立場。法國總統馬克龍還承諾由法國來擔任歐洲的核保護傘,歐洲已經明確了建立獨立武裝力量的方向。因此就結束戰爭而言,當下難以馬上實現,戰爭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文章指出,鑑於歐洲上述新的發展態勢,中國須與歐洲建立戰略性的合作關係,這是新形勢背景下雙方的客觀需要,對中歐雙方均有利。爲此,中國首先需要推動俄烏停火,並建立穩定的和平。

首先,中歐彼此需要,這種需要既是經濟和市場上的,也是戰略上的相互依託。其次,2025年是中歐建交50週年,50年來的事實一再證明,中歐沒有根本利害衝突,也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夥伴。

就歐洲來說,當前中歐兩國至少有如下的共同利益:1.雙方都不希望歐洲出現導致域內力量發生重大失衡的變化,反對歐洲出現任何大國崛起並破壞歐洲的穩定的情況。2.中歐都需要加強雙邊交流、並在其中使雙方獲益,同時中國還需要發揮制衡作用,以維護歐洲的穩定。尤其是在川普改變了其對歐洲的政策並有意拉攏俄羅斯的背景下。這不僅是在維護歐洲的穩定,也是中國自己的利益所在。

文章最後挑明北京的態度說,對中國而言,面對川普新政府和當前形勢下的俄羅斯,處理對歐洲關係時,分寸感和火候、乃至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和平衡感極其重要。這裡可能還包括「調整中國的相關幹部」,因爲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後,幹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而且這一情況在歐洲,客觀上早已經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