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醒了 閃電轉彎軍援烏克蘭戰略大不同

俄羅斯4日以無人機和飛彈大規模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遇襲處冒出熊熊火光。(路透)

計劃趕不上變化,俄烏衝突似乎繞了一大圈,瞬間又回到起點。在近48小時內,美國總統川普對軍援烏克蘭發表了至今最直白而有力的言論。另一方面,克宮則向川普政府發出了最明確的訊號,擺明他們對靠談判達成務實戰爭解決方案毫無興趣。

CNN新聞網8日分析指出,川普關於武裝烏克蘭的言論,標誌着迴歸美國數十年來對抗俄羅斯侵略的基本外交政策立場。「我們會再送些武器過去,」川普週一談到烏克蘭時說,「我們得這麼做——他們必須要能自衛。他們正面臨猛烈攻擊。」儘管這與政府幾天前宣佈暫停軍援烏克蘭的決定自相矛盾,但站在他身後的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卻點頭贊同。川普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他並未提供細節。

五角大廈發言人隨後說:「在川普總統的指示下,國防部正向烏克蘭增運防禦性武器,以確保烏克蘭人能自衛,而我們則致力實現持久和平,並確保停止殺戮。」這180度大轉變發生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週五與川普通話後,澤倫斯基在電話中提及,雙方討論了聯手製造武器,還有防空系統等議題。

澤倫斯基表明,亟需更多的「愛國者」(Patriot)攔截飛彈,這是唯一能擊落俄羅斯彈道飛彈的武器,而只有美國能授權交易。川普前一天與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通話,對方提議向美國採購「愛國者」飛彈,以供應烏克蘭。種種跡象促使澤倫斯基週六宣稱,他與川普的這次通話是「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最好,也最有成效的一次對話」。

而川普未提供細節或許是出自策略考量,也或許他偶爾對細節的不屑。然而,儘管乍聽之下,他在武裝烏克蘭的立場上,似乎與前總統拜登有些相似,但其中卻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拜登鉅細靡遺地公開宣佈,他提供給基輔的每一項戰力,或許是希望藉由這種透明,能避免意外導致與莫斯科戰況突然升級。不過,從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簡稱「海馬斯」(HIMARS)、坦克、F-16戰機到使用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拜登的做法卻導致他與基輔就每一個新系統和軍事運輸展開了痛苦的公開爭論,但每一個看似不可能的要求,最終都被滿足。美國的逐步升級策略完全暴露在克宮眼前,或許川普想要靠少說細節,來避免這種情況。

然而,在上任僅6個月後,川普發現,自己落入拜登一直以來的處境,先前他幾乎嘗試了其他一切方式——先是討好,再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丁,與澤倫斯基關係忽冷忽熱,先是疏遠最後又支持歐洲。但無論他這次轉變能持續多久,相關時機都顯現出當前衝突的絕望。俄羅斯最近對基輔發動空前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暴露了首都防空系統的潛在嚴重缺陷。若不補充供給,這些缺陷只會變本加厲,而這時烏克蘭報告說,俄羅斯在北部和東部前線集結了16萬大軍。但縱使美國恢復軍援,未來幾個月對基輔來說,仍將是難以預測,並至關重要的。

川普立場逆轉或許阻止了恐慌演變成崩潰的風險。爲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川普一直設法向普丁示好,耐心使用外交手段、言辭溫和,上週甚至聽從克宮要求,暫停軍援烏克蘭,但仍絲毫未改變普丁立場——克宮並不想要和平!於是川普慢慢明白,俄羅斯終究是對手。

當年拜登按照川普與塔利班(Taliban)倉促簽署的協議迅速撤軍,結束美國在阿富汗最長的戰爭時,製造了令人震驚的場景,這成爲共和黨攻擊民主黨的利器。而無論在烏克蘭或東歐,要是美國盟友重蹈覆轍,將對共和黨或「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紀錄造成不可磨滅的污點。雖然目前這情景尚未迫在眉睫,甚至可能性不大,但在未來幾個月內,普丁的侵略計劃若成功,卻可能埋下這樣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