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沒有盡頭!CNN揭習近平「絕不退讓」:比川普更能忍

▲川普、習近平不願在關稅戰中低頭退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在中國採取報復措施將美國關稅提升至84%以後,美國總統川普更宣佈將中國關稅提高至145%,雙方誰也不相讓,引發全球關注。川普雖對多國暫緩加徵關稅,但卻將中排除在外,引發中國迅速反擊。在民族主義與戰略抗衡驅動下,北京當局不願示弱,預料雙方短期內難以和解。

根據美媒《CNN》,川普本週宣佈對75國暫緩實施新一輪「對等關稅」,唯獨將中國排除在外,引發中國隔天迅速採取報復措施,將美國進口商品關稅上調至84%,而中國對美進口商品關稅總稅率已達145%,未來數年可能讓中國對美出口減半。中國數十年來是全球生產中心,部分中國商品未來數年難以被取代,勢必將推升美國國內消費成本。

摩根大通估算,美國消費者恐因無法迅速替代中國商品,形同被加徵約8600億美元的隱形稅。

報導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從川普首次執政時,就已判定美中將進入長期抗衡階段,並展開準備工作。如今,中方已將對美報復包裝成民族主義運動的一環,藉此鞏固內部支持,同時強調拒絕屈服於所謂「美國單邊霸凌」。

▲美國加州奧克蘭港,隨着美中貿易戰與關稅佔加劇,中國海運貨櫃停滯港內。(圖/路透)

專家認爲,中國領導層並不需要面對選票或輿論壓力,且具有更強的政策延續性與承受力,即便新冠疫情期間封鎖全國經濟、造成大規模失業與痛苦,卻也沒有問題。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中心主任史宗瀚(Victor Shih)指出,儘管中國恐因關稅衝擊導致數百萬人失業、大規模企業破產潮,但在政治上北京比美國政客更能長期承受經濟陣痛。

此外,中國也持續擴展與東南亞與歐洲的貿易合作,降低對美依賴。中國對美出口佔總出口比重已從2018年的約20%降至不到15%。中國企業將製造基地轉移至越南、柬埔寨等地,以規避高關稅。

在技術層面,中國則加強關鍵產業自主化,包括稀土、半導體、人工智慧(AI)與人形機器人技術等,同時力求刺激內需、應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中國《人民日報》發文,中方已累積8年貿易戰經驗,應對措施「充足且成熟」。

專家普遍認爲,儘管美方持續對中施壓,但中國經濟具備一定韌性。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甘迺迪(Scott Kennedy)指出,僅憑華府自身並無法將中國經濟逼入崩潰,當北京強調「經濟圍堵中國不可行」,這並非全無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