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揭川普關稅戰1伎倆! 「先撂重話」讓人乖乖吞下
▲ 川普關稅政策將於4月2日全面生效。(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關稅戰引發投資者恐慌、金融市場震盪,更掀起部分支持者及企業領袖不滿。如今距離他口中關稅全面生效的4月2日「解放日」僅剩一週,仍不見軟化跡象,CNN對此分析,川普的策略是先讓美國人對最壞情況做好心理準備,再推出相對溫和的版本,以降低市場與企業恐慌。
川普25日談及即將實施的關稅措施,雖然仍稱「4月2日將是個大日子」,但措辭出現微妙轉變,甚至提及豁免可能性,令投資者喜出望外。
華府智庫「加圖研究所」赫伯特.A.斯蒂費爾貿易政策研究中心(Herbert A. Stiefel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副主任格拉博(Colin Grabow)指出,「這其中一定有行銷因素,因爲關稅上調的邏輯並不明顯。我懷疑川普政府正試圖在提高關稅的目標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不令市場太過震驚」。
事實上,這並非川普首次採取這種關稅策略。他競選期間放話對所有墨西哥及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但多次延後執行,後來僅對不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進口商物徵收額外關稅。此外,川普曾揚言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不過目前僅徵收20%關稅,鋼鐵鋁則額外加徵25%。
墨西哥、中國及加拿大是美國前3大貿易伙伴,佔美國去年進口商品總值的41%。因此經濟學家與企業憂心,若美國與這3國爆發全面貿易戰,將導致關鍵商品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不過川普的「先強硬、再緩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市場恐慌,先揚言施加最大程度的痛苦,後來又適度減少,以安撫民衆神經,但關稅依然存在,只是變成一顆「更容易吞下的藥丸」。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針對特定產業或國家的關稅政策,川普對對等關稅態度較爲強硬。對等關稅指的是對各國向美國商品徵收的稅率做出對等迴應,以符合公平貿易,民衆也較容易理解。
不過,川普慣用「先喊10成、實施6成」的策略來減少市場恐慌,但即便是「6成」版本的關稅政策仍對企業與消費者帶來壓力。3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跌至2021年1月以來最低點,顯示民衆對關稅的憂慮加深。
但不論經濟數據多慘,川普恐怕不會在關稅問題上踩煞車。格拉博指出,「川普自詡爲『關稅狂人』,似乎長期迷戀進口關稅,我們應該假設他是真心想提高關稅,而非只是一種談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