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在WTO譴責川普「關稅衝擊」:可能發生全球衰退

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總理事會今年的首次會議上,中方代表對美國總統川普已實施或威脅發起的全面關稅表示譴責。(美聯社)

中國大陸在WTO譴責川普「關稅衝擊」,警告可能發生全球衰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引述路透、法新社等報導,當地時間週二(18日),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總理事會今年的首次會議上,中方代表對美國總統川普已實施或威脅發起的全面關稅表示譴責,並警告此類「關稅衝擊」或將顛覆全球貿易體系,可能帶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

路透指出,這場於週二晚些時候舉行的閉門會議,是日益加劇的貿易緊張局勢首次被列入WTO最高決策機構總理事會的議程。

根據一份發給路透的聲明,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李成鋼在會上表示,「這些『關稅衝擊』加劇經濟的不確定性,擾亂全球貿易,並有可能引發國內通膨、市場扭曲,甚至全球經濟衰退。更糟糕的是,美國的單邊主義有可能顛覆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

綜合法新社報導,李成鋼還強調,美國單方面隨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伙伴加徵或威脅加徵關稅,公然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我們不能忽視當今貿易動盪和對所有成員威脅的根本原因:那就是美國的任意關稅和單邊措施。」李成鋼大使敦促華盛頓撤銷關稅,並開展基於公平、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多邊對話。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國家,包括尚未在日內瓦派駐貿易大使的美國將對中方表態作何反應。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已敦促世貿組織的166個成員國「保持冷靜頭腦」,不要採取報復行動,以避免「災難性的」貿易戰。

路透報導,貿易代表們在會前表示,他們預計會議不會立即取得任何成果,但各國的反應表明,由於美國計劃採取的行動,全球貿易戰存在升級的可能。

部分與會代表認爲,中國呼籲進行辯論更多的是爲了表明自己遵守世貿組織規則,而非批評美國,這一姿態有助於幫助中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贏得盟友。

「他們想讓自己看起來通情達理、負責任,就像班上最優秀的學生一樣」,一名未被授權公開發言的代表對路透說。

2月1日,美國政府宣佈以芬太尼等問題爲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單邊加徵關稅的錯誤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中方爲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徵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13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此事,並表示後續將按世貿規則和程序處理該案。

根據世貿組織程序,中國和美國有60天的時間通過磋商解決爭端,如果屆時無法達成協議,中方有權要求成立專家組對案件做出審查和裁決;若任何一方對專家組的裁決不滿,可以向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提出上訴。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常設七名法官,其作出的裁決相當於WTO的「終審判決」,但如果法官人數少於三人,該機構就無法正常運作。2017年以來,美國頻頻阻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新法官的遴選,導致該機構法官「只出不進」,自2019年12月以來「停擺」至今。

曾爲歐巴馬政府研究中國貿易政策的傑夫·穆恩(Jeff Moon)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他預計世貿組織的任何初步裁決都會支持中方立場,但由於世貿組織上訴程序已陷入癱瘓,最終裁決可能「永遠不會公佈」。

不過,在BBC看來,中國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的速度表明:中國方面「已經做好了貿易戰的準備」。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報導稱,許多觀察人士一致認爲,中國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的舉措是一種「戰術」,此舉旨在將中國描繪成全球規則的捍衛者,與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Ishak Institute)客座研究員斯蒂芬·奧爾森(Stephen Olson)解讀稱,「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能夠讓中國在採取反制措施時佔據道德制高點。」

奧爾森表示,「通過遵循世貿組織的程序,中國將把自己定位爲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的捍衛者,而美國則是不負責任的,甚至可能是危險的規則破壞者。這對於與美國爭奪影響力的中國來說極爲有利。」

報導引述觀察人士的話稱,北京明白訴諸世貿組織的實際效果有限,但此舉能夠爲貿易談判創造更多回旋餘地。同時,如果後續不得不採取進一步反制手段,中國也擁有一個充足的「工具箱」。分析人士普遍認爲,北京無懼於「打持久戰」的可能。

奧爾森表示,中國明白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因此沒有必要急於採取更有力的迴應」。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