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左中旗門達鎮:小庭院撬動大經濟 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通遼市科左中旗門達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讓方寸庭院變身“增收寶地”,爲鄉村發展注入了鮮活動力。

“以前院子裡就種點自己吃的菜,現在跟着搞庭院經濟,不光夠吃,還能賣錢,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村裡的老農戶樑增山笑着說。“平時在鎮上打零工,下班回來打理打理園裡的作物,兩不耽誤,今年的收入還能往上提一提,挺好!”王明欣喜地介紹說。

走進門達鎮四合村,家家戶戶的小庭院鬱鬱蔥蔥、種植有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全村300戶農戶在村“兩委”的動員下,利用起了自家的小庭院,種植“小菜園”,描繪了“家家有項目,戶戶能增收”的致富美好畫卷。

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是四合村庭院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礎,四合村庭院經濟土地佔有面積達260畝。今年,四合村號召農戶將閒置庭院利用起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爲庭院經濟規模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閒置的地荒着怪可惜的,現在都利用起來種上菜了,看着就舒坦。夏季的青菜不用花錢買了,還能賣出去賺點錢。”村民李賀說。

果蔬種類的豐富讓門達鎮四合村的庭院經濟充滿活力,四合村庭院種植涵蓋豆角、辣椒、土豆、西紅柿、韭菜、黃瓜、大頭菜等時令蔬菜。“你看這辣椒長得多好,又紅又亮,往市場上一擺,很快就被搶光了。”正在採摘辣椒的楊春豔笑得合不攏嘴。此外,養殖類庭院經濟也不甘示弱,四合村共養殖雞3500只、鴨300餘隻、鵝800餘隻,形成了種養結合的良好發展態勢。庭院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四合村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平均年收入提高了近1000元。

“這1000多塊錢,夠給家裡添點新物件,或者給孩子買些學習用品,這都是額外的收入,給家裡帶來不少的幫助。”村民胡國祥說。

這一實實在在的收益,讓越來越多的農戶看到了庭院經濟的價值,也爲門達鎮進一步推廣庭院經濟奠定了堅實的羣衆基礎。門達鎮庭院經濟的發展,不僅盤活了農村閒置資源,拓寬了農戶增收渠道,更激發了鄉村的內生動力。(越薩茹拉、王瑩、周芳潔)

來源:科左中旗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