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子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
金秋送爽,桃香滿園。8月11日,石棉縣安順場鎮共和村黃桃種植基地內,果香四溢、氣氛熱烈。以“‘桃’醉安順 ‘香’約金秋”爲主題的首屆黃桃上市推介活動在共和村桃園裡舉行。鎮村幹部、收購商、合作社代表、種植大戶齊聚一堂,共品黃桃甘甜,共話產業發展,一場以桃爲媒的鄉村振興“盛宴”,爲當地特色農產品搭建起產銷對接的橋樑。同時,也標誌着當地1500餘畝錦繡黃桃正式上市銷售。
現場:桃香引客來
上午10時許,活動在極具本地特色的文藝暖場表演中拉開帷幕。安順場鎮黨委書記吳嬌在致辭中介紹,依託獨特的海拔氣候和紅色文旅資源,共和村近年來大力發展黃桃產業,如今,黃桃已成爲村民增收、集體經濟壯大的“黃金果”。“我們不僅要讓黃桃‘種得好’,更要讓它‘賣得遠、賣得好’,讓小桃子成爲鄉村振興的大引擎。”
據瞭解,自2016年先後引進錦繡黃桃、皮球桃、六月錦香等12類優質黃桃品種以來,安順場鎮已發展黃桃3000餘畝,年產量超過150萬公斤。
當天活動高潮當屬“桃王”評選環節。來自共和村的5戶種植能手攜自家精品黃桃登臺角逐。評審團依據口感、糖度、外觀、重量四大維度進行嚴苛打分。最終,村民鍾華東選送的黃桃憑藉果形飽滿、甜度上佳等優勢榮獲“桃王”稱號。
“爲了參加此次活動,我特意挑選了一個重425克的黃桃參選,不管是外觀還是口感都相當不錯。”鍾華東說,能種出品質這麼好的黃桃,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通過指導果農種植技術,以此推動產業發展。
豐碩成果更在簽約現場落地生根。共和村與多家採購商簽訂100萬公斤的購銷協議,並與網紅達人達成戰略合作,爲黃桃插上“雲翅膀”,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揮旗發令後,滿載金黃碩果的貨車鳴笛啓程,將安順場鎮今秋的第一份甜蜜送往全國各地。
此次活動不僅爲優質黃桃打開了銷路,更展現了石棉縣依託特色產業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一顆顆金黃的桃子,承載着農戶增收的希望,也映照着當地產業興旺的美好圖景。
發展:小產業串起“致富鏈”
“這黃桃看着就安逸,聞着香味就忍不住想嘗!”來自成都的採購商周先生拿起一顆黃桃,果皮金黃帶暈,果肉飽滿多汁,剛咬下一口便讚不絕口。當天活動中,收購商們也隨着農戶、遊客一同穿梭林間,體驗黃桃採摘。
“這裡的黃桃品質太好了,遠遠就能聞到果香。”來自雨城區的遊客李娟說。
當地的黃桃爲何“出圈”?據安順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超介紹,依託大渡河河谷獨特的氣候條件和1200餘米的平均海拔,使得這裡全年日照超過3000小時,晝夜溫差達15℃以上。優越的自然環境,讓這裡的黃桃積累了充足的果糖,也使得黃桃的果肉更爲緊實,果香也愈發濃郁。
果農曹培瓊就嚐到了黃桃種植的甜頭。曾經地裡種植的玉米等傳統農作物如今已被黃桃、枇杷等替代,10畝黃桃每年能給她增加5萬元左右的收入。“吃過我們這裡的黃桃,都會說好!”曹培瓊說,當地的桃子早已通過“線上+線下”的銷售方式,走向越來越多人的餐桌。“以後,基礎設施更完善,前來賞桃花、欣賞鄉村美景的人將會更多,我們也能吃上‘旅遊飯’。”
據悉,安順場鎮採取“黨政+農場+合作社+基地+農戶+脫貧戶”模式,成片規模發展種植黃桃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全鎮黃桃銷售季可從5月底延續至10月上旬。尤其是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下旬集中上市的早熟黃桃,恰好避開黃桃大規模成熟期,形成市場優勢,價格更高。而後,石棉縣通過推行“錦繡黃桃+‘雲認養’樹”模式,帶領當地果農走上採摘遊的發展道路。截至目前,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網友成功“雲認養”黃桃樹400餘株,進一步擴大了石棉黃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我們還在黃桃園裡種植了蟠桃,豐富桃子品種,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今年,玉露蟠桃一經上市就供不應求,最遠銷到廈門,提高了果農的經濟收入。”石棉縣綠然果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江林介紹,隨着黃桃產業的壯大,合作社社員也由最初的10餘戶增加到120戶。
憑藉着黃桃,當地走出了一條“黃桃產業+鄉村振興”之路。從枝頭到舌尖,從田間到市場,安順場鎮的黃桃正以一場熱鬧的推介會爲起點,書寫着鄉村振興的“甜蜜篇章”。
□ 轉載至《雅安日報》記者 吳丹
來源:雲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