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大棒”揮向歐盟?美國科技巨頭或成報復對象
特朗普關稅“大棒”不停揮舞,下一個可能威脅歐盟徵收關稅,報道稱歐盟計劃對硅谷採取報復措施,布魯塞爾或首次動用“火箭筒”,將服務業拖入貿易戰。
據媒體週三報道,如果特朗普實施對歐盟加徵關稅的威脅,歐盟正考慮採取報復措施,可能針對美國的科技巨頭等服務業。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使用其所謂的"反脅迫工具"(ACI)來應對與華盛頓的潛在爭端。
一位官員表示,"所有選項都在考慮之中",並指出ACI是在不違反國際法的情況下可用的最強硬迴應。
該工具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製定的,這一工具允許歐盟執行機構在確定某國利用商品關稅強制改變政策時,對服務貿易實施限制。它被一些歐盟官員稱爲“火箭筒”,允許歐盟選擇廣泛的報復措施,如撤銷知識產權保護或其商業開發,例如軟件下載和流媒體服務。
它還允許歐盟阻止外國直接投資或限制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的市場準入。
官員們表示,特朗普威脅使用關稅迫使丹麥交出格陵蘭島,並敦促歐盟放棄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執法行動,這些都符合條件。
特朗普上週表示,他將"絕對"對歐盟徵收關稅,理由是布魯塞爾對美國科技公司的行動以及其在商品貿易中的巨大逆差。歐盟貿易部長週二在華沙開會討論了這些威脅。瞭解閉門討論情況的官員表示,大多數部長支持在必要時採取懲罰性行動。
但對於歐盟而言,任何報復都必須適度,委員會必須提供歐盟工業受損的證據。它還必須尋求 27 個成員國中至少 15 個的批准。磋商可能需要數週時間;2018 年對美國實施的上一次報復性關稅花了三個月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