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歐盟將如何應對?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文/陳鑫)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3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歐盟商品加徵20%關稅,標誌着美歐貿易戰的全面升級。面對這一衝擊,作爲美國盟友的歐盟正準備採取反制措施。那麼,歐盟將有哪些手段可以應對?效果又將如何?

據法新社4月4日報道,歐盟的即時反應以“對等報復”爲核心。針對美國鋼鋁關稅,歐盟已擬定260億歐元的報復清單,涵蓋哈雷摩托車、大豆等標誌性商品。報道提到,歐盟的策略不僅是經濟上的反擊,更是政治上的博弈——例如瞄準路易斯安那州等共和黨票倉的出口商品,以施壓美國國內政治。此外,歐盟計劃對美國數字服務巨頭(如谷歌等)徵稅,直擊硅谷企業的利潤命脈。更關鍵的是,歐盟可能首次動用2023年設立的“反脅迫工具”,通過限制美國企業參與歐洲公共採購、收緊科技監管等手段,在不直接加稅的情況下削弱美國企業的競爭優勢。

法國是強硬路線的代表。路透社4月4日的報道指出,法國負責工業和能源的部長級代表馬克·費拉奇明確表示,“必須避免貿易戰升級,但迴應需堅定”。他表示,支持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德新社的報道提到,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的歐盟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與美國代表的談判中強調,歐盟“致力於對話,但也準備好捍衛自身利益”。

與此同時,歐盟清醒意識到,僅靠反制難以抵消對美貿易依賴的長期風險。因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期加速推進貿易伙伴多元化。據德新社報道,4月初,歐盟與中亞五國達成120億歐元投資協議,並在烏茲別克斯坦峰會上明確將中亞視爲“可靠的戰略伙伴”。同時,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還提到,歐盟重啓與印度、印尼等國的自貿談判,並試圖挽救擱置多年的歐盟-南共市協定,這些都是爲了促進貿易多元化,抵消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

中國也在歐盟佈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美國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歐盟與中國的合作顯得尤爲重要。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指出,儘管雙方在電動車補貼等問題上存在摩擦,但在歐盟委員謝夫喬維奇近期訪華期間,中歐同意“共同反對單邊主義”,並重啓電動車關稅對話。此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計劃本月再度訪華,吸引中國投資以緩解對美依賴。

但是,我們要看到,眼下歐盟最大的軟肋仍是內部團結。在法國主張強硬反擊,呼籲對美科技企業“以牙還牙”的同時,意大利卻在擔憂報復措施“損人不利己”。據路透社4月5日報道,意大利經濟部長焦爾傑蒂公開反對報復性關稅,強調“必須通過談判降溫”。

在歐盟內部不團結的情況下,美國很可能通過“分而治之”策略拉攏部分成員國。例如,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4月4日報道,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被認爲可能尋求“單獨豁免”。若內部裂痕擴大,歐盟的反制效力將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