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鋼鐵關稅衝擊波:小小螺絲已經引發美國行業大混亂

財聯社3月31日訊(編輯 馬蘭)自3月12日開始,美國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其涵蓋廣泛,甚至連細小零部件如螺絲、釘子和螺栓都包含在本次加徵行列。

而這種大範圍的徵稅已經在美國市場造成了不利影響。美國製造業高管警告,美國沒有工廠可以生產大量的鋼絲、螺絲和其他緊固件,無法取代進口的份額。

美國緊固件製造商Semblex總裁Gene Simpson表示,美國需要的生產能力在本土根本不存在,美國只有一些精細化的生產廠家。

更加令美國相關製造企業心慌的是,他們的客戶基本都是價格敏感型廠家,意味着很難將製造成本快速轉移給客戶。業內認爲,很多建築承包商將因爲螺絲和金屬零部件的成本上漲而推遲項目,直到他們找到降低關稅影響的方法。

痛苦顯現

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學教授Jesen Miller表示,美國去年進口約1780億美元鋼鐵和鋁產品,其目前被加徵25%的關稅。相當於2018年受關稅影響的進口產品的三倍多。其中受影響的零部件數量多得令人震驚。

企業則表示,進口商原本的螺絲成本爲10美分,但現在變成了17美分。

佛羅里達州商業建築公司JA&M Developing總裁Annie Mecias-Murphy進一步指出,近幾個月來,包括鋼纜和混凝土鋼筋在內的鋼製建築材料成本平均上漲了5%至8%,釘子的成本則上漲了4%。

而美國的緊固件市場一直很依賴於海外市場,進口地不僅僅是中國。密歇根州汽車零部件製造商AlphaUSA一直從加拿大進口緊固件,但公司總裁Chuck Dardas指出,現在他需要花費至少六個月的時間來尋找替代產品。

Dardas強調,他的客戶對質量標準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加拿大進口的緊固件漲價後,他無法立刻找到新的供應商。更令人頭疼的是,很多生產緊固件的美國公司實際上也從加拿大購買鋼材,這意味着該關稅幾乎沒有安全地帶。

另一方面,需要用到大量鋼鐵產品的汽車行業,其採購價格通常被鎖定在長達數月的合同之中,這意味着供應商無法調價來轉嫁額外的成本。而相對靈活的建築行業則已經開始“擺爛”。

美國建築及承包協會首席經濟學家Anirban Basu表示,如果材料成本上漲速度不放緩,利率不降低,那麼開發商很可能推遲甚至取消項目。他們的心態是,只要不推進項目,他們就不用買任何鋼材和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