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反轉的加墨關稅”背後:特朗普特色,內部混亂,外部震驚
在2月的第一週,從威脅全面加徵25%關稅到30天暫緩令,特朗普政府圍繞加墨關稅的戲劇性反轉,不僅讓全球市場經歷劇烈震盪,也充分展現了特朗普式風格以及白宮內部的混亂狀況。
2月4日,據新華社報道,特朗普3日在社交媒體上確認,對加拿大加徵關稅措施將暫緩30天實施,以爭取與加拿大達成最終的經濟協議。
墨西哥也得到了和加拿大一樣的暫緩實施關稅待遇,此前央視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週一上午,特朗普和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均在雙方通電話後表示,美國向墨西哥商品加徵關稅的計劃將暫緩一個月實施。
而就在兩天前,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2月1日宣佈,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來自加拿大的能源資源徵收10%關稅。關稅暫定4日生效。
過去48小時的關稅政策也震驚了世界各地的市場和董事會,分析認爲這番操作充分展現了“特朗普特色”,用不確定性作爲談判籌碼,特朗普式的"極限施壓"策略推向新高度。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場關稅風波背後也體現出白宮內部的分歧,特朗普大膽舉措不顧白宮官員們的考慮,例如財長Scott Bessent建議漸進式加稅,副幕僚長Stephen Miller米勒擔心過度激怒墨西哥可能會危及在移民方面的合作。
然而,特朗普最終選擇了最爲激進的方案,這一決定直接推翻幕僚團隊準備的"分級加稅"方案,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曾建議從5%關稅逐步上調,但遭特朗普否決。
關稅決定也引發了美國企業界震驚,美國汽車製造商協會(MEMA)首席執行官Bill Long表示,即使只是關稅威脅也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他警告稱,如果一家主要供應商受到關稅打擊,整個汽車行業可能在短時間內陷入癱瘓。
不確定性增加,企業界抓緊時間制定應對措施,以Johnson Outdoors爲例,該公司財務總監David W. Johnson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情況變化迅速,公司正在制定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