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接待31家機構調研,包括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東海證券等

2025年5月21日,太陽能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5月20日接待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東海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安信證券等31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太陽能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3人,爲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總法律顧問郭毅,董事會辦公室(法律風控部)黃中化,張文婷。調研接待地點爲線上調研。

據瞭解,資料先介紹了太陽能公司 2024 年度整體運營情況。隨後展示提問及公司回覆情況,其中包括 136 號文影響,公司會優化投資模型應對,緊跟政策提升電站收益穩定性;2025 年光伏電站投資總額約 60 億元上下,公司會努力保持穩定現金分紅比例 。

據瞭解,公司未來盈利增長點有三個方面,即擴大光伏電站規模,優化製造業,拓展工商業儲能、售電、虛擬電廠等新業務。在光伏電站區域分佈上,會兼顧國內各地區資源優勢,還將積極拓展海外“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採取相對均衡策略。

據瞭解,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將通過提升內在價值、資產質量等多維度舉措實現公司價值與市值動態平衡,目前回購部分股份事宜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

調研詳情如下:

一、介紹公司 2024 年度整體運營情況

二、提問及公司回覆情況

1、136 號文對行業的影響和對公司未來的影響是什麼?

答:

136 號文的發佈對行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這是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環。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推動光伏行業不斷通過技術進步來促進光伏發電度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公司將優化投資模型,進一步深入調研、評估風險、精選項目,實現成本效益最優化,度電成本最低化,價值創造最大化。緊跟政策做好市場化交易,提升未來電站的收益穩定性。

2、公司今年的資本開支大概有多少?未來是否會提高分紅比例?

答:

2025 年,公司投運、在建、擬建電站及簽署預收購協議的電站總規模力爭超過 13.6吉瓦,較 2024年新增裝機規模約 1.5吉瓦,假設全部完成投資並按照 4元每瓦左右(具體成本根據項目情況而定,此成本僅僅舉例做假設)的投資測算,全年光伏電站投資總額約60億元上下,其中資本金比例一般爲 20%-30%。具體單瓦成本、投資額度、項目實施進度視具體項目情況而定。

過去三年,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約 15.12億,分紅比例約佔年均歸母淨利潤的 36%。後續公司會努力保持穩定的現金分紅比例。

3、公司之後的盈利增長點是什麼?

答:

公司的主業主要有兩部分,光伏電站投資和光伏電池組件製造,目前利潤主要來自光伏發電業務。

未來盈利點主要有三個方面:1)持續擴大光伏電站裝機規模,持續優化光伏電站投資模型,實現成本效益最優化,持續加強運維管理,充分發揮存量項目效益,持續提高電力交易水平,提升電站的收益穩定性。2)優化製造業經營模式,加速向節能光伏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加強差異化產品競爭,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3)拓展新業務:進一步推動工商業儲能業務的開拓及實施;加快推進售電業務的探索並進行示範落地,積極開拓售電市場資源;探索虛擬電廠業務的可行性及運營商業模式,力爭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

4、對於未來光伏電站的區域分佈,公司有何考慮和規劃?

答:

公司目前在光伏電站投資組合中,中東部地區的裝機規模近幾年相對高些,主要原因是中部地區的光伏電站消納好且電價水平較高。近年來還籌建了華南電站大區,針對性開發雲貴地區的電站項目。後續公司將會繼續積極佈局東、南部地區項目。另一方面,西部地區由於光照資源豐富、適用的土地相對多,更適合開發大型光伏複合項目,公司會綜合評價建設成本、消納情況、電價等多方因素均衡發展。同時,公司已經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光伏電站市場,重點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項目開發和收購工作,並將結合海外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進度,適時設立海外投融資平臺公司,進一步提升投資效率。未來公司採取相對均衡的區域發展策略,兼顧各地區的資源特點和優勢,不斷增加裝機規模。

5、公司對於市值管理有何規劃?

答:

公司高度重視市值管理工作,通過提升內在價值、提升資產質量及經濟效益、進一步優化信息披露、持續加強市場溝通及投資者關係管理、堅持穩定的年度分紅等多維度舉措,實現公司價值與市值的動態平衡。目前公司回購部分股份事宜已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會根據股東大會授權開展相關工作。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