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位未定論 兩岸學者各說各話
兩岸昨天各有一場針對「臺灣光復」與「臺灣地位未定論」的研討會。大陸學者稱在一九七一年聯大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前,臺灣的地位就是已經定的,所以聯大的決議沒有臺灣二字。臺灣學者則稱,華府保留未定論,有雙重(安全、法理)戰略模糊的效果。
大陸武漢昨舉行「聯合國成立八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陸方再就「臺灣地位未定論」予以駁斥。大陸國臺辦副主任趙世通說,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產生過程嚴格遵守「一箇中國原則」,是民進黨勾連外部勢力翻炒謬論。大陸國臺辦首席法律顧問、法規局長張萬明則說,聯大決議文本「沒有出現臺灣字樣」,是證明「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院院長肖永平受訪時稱,在一九七一年聯大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前,「臺灣的地位就是已經定的」,包括開羅宣言、波茲坦公告等國際文件都確認,「把臺灣歸還給中國」,解決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法理事實」。
臺灣的長風基金會舉辦的講座上,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表示,華府保留未定論,有雙重(安全、法理)戰略模糊的效果,而北京否定「未定論」因其認爲金山和會無效,強調一九四九年「國家繼承論」。臺北則是要反對北京的「完全繼承論」,且對於未定論看法「比較曖昧」,「政府可能會希望保留未來主張獨立的法理空間」。
政治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劉維開則從歷史層面梳理「光復」的脈絡。他指出,臺灣光復的歷史並不是那樣順暢,臺灣能重回中國版圖也並非一步到位,而當時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蔣中正的意志對於臺灣光復有絕對的影響。他歷數蔣中正相關主張以及國際局勢變遷、光復準備,乃至於臺籍人士組成之復臺團體相關努力等。
主持活動的長風基金會董事長江宜樺說,現在的政治正確或當權者想輕易把它(臺灣光復)抹殺掉、當成沒這回事,「這不是我們認同的做法」,歷史畢竟有其走過的痕跡。他還指出,必須思考現在提出「臺灣地位未定論」,對我們究竟有利還是不利?若不斷強調我們是未定的,地位恐連託管地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