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晶片五五分?總統府前發言人Kolas:警報六個月前早響起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出臺美晶片產能各半更能保護臺灣安全。(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喊出臺美晶片產能各半更能保護臺灣安全。總統府前發言人Kolas Yotaka透過臉書表示,警報6個月前早已響起,關稅不是突然出現的,這也是一種經濟堰塞湖。
Kolas Yotaka表示,盧特尼克的發言不意外,美方擅長極限施壓把對方逼到牆角,用矽盾打臺灣的動點;這看來是刻意安排的訪問,更像是一種宣佈,過去臺灣談判團隊沒說的,盧特尼克都講了。
Kolas Yotaka稱,盧特尼克徹底翻轉「矽盾」的論述,改爲臺灣若要美國保護,晶片就要美國製;美國至少要分掉臺灣一半市佔率;且自詡生意人的盧特尼克,不會做虧本生意,對臺灣的要求勢在必行。
Kolas Yotaka說,「我認爲核心技術必須留在臺灣。另爲保護不得不去的臺灣廠商,臺灣必須向美國談判有利的租稅協定,稅務豁免,臺美公平分潤,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臺灣的優勢來自完整的聚落效應,從人才、供應鏈、上下游基礎設施到經驗累積,這些在美國本土短時間內是無法複製的。
陳冠廷指出,對美國來說,真正的保障不只是增加本土產能,而是確保臺灣的政治穩定與安全嚇阻。只有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臺灣才能持續生產世界上最高效益、最高良率的半導體,這比美國自己重建成本高昂、缺乏聚落的產能更具戰略與經濟意義。
陳冠廷表示,美國若要強化整體供應鏈,最佳方式就是與臺灣形成互補,而不是把資源投入在難以複製的環境。
陳冠廷指出,臺灣的價值,不只是因爲有矽盾的存在,而是因爲臺灣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持續生產全世界最先進、最高良率的半導體;這種可靠性纔是美國與全球最終所依賴的,若缺乏穩定的政治環境及有效的安全嚇阻,美國即使在本土增加產能,也無法真正獲得經濟效益,確保臺灣的安全,就是確保美國的利益,也是代價最小的方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