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富邦投顧:下半年牛熊同體 先蹲後跳上看24000點(2-1)
2025年下半年,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以「牛熊同體下之資本市場大亂鬥:投票機vs.體重機」爲題,來評估下半年臺股走勢。陳奕光表示,主要股市中,以臺灣與美國巴菲特指標最高,臺股因高成長的科技股權重,美股則同時有品牌及技術的優勢;2024年臺股巴菲特指標較前5年提高66%、美股與日股提高27%與26%;陸股仍較前5年均值低,相較之下具有價值投資吸引力。
他說,全球股市4月受對等關稅衝擊大跌,中旬之後快速反彈,大部份股市本淨比(PBR)均已回升至10年均值以上,目前僅滬深300、南韓KOSPI較低,股價反彈壓縮美臺股殖利率。另外,他也觀察國家債務與GDP表現,臺灣債務佔GDP僅26%,遠低於成熟經濟體,但有公務機關退休金等潛在負債。日本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37%,仍爲主要國家中最高;美國因疫情紓困,2020年比重曾達到132%,2024年雖降至121%,但仍較疫情前5年平均提高14%。川普再推減稅,估將加重財政赤字與債務壓力。
陳奕光分析,由於臺灣及中國大陸主要從事代工,因此毛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落後,不過,臺商更擅於成本控管,因此淨利率表現已可趕上歐股企業,預估臺股2025年淨利率將有機會挑戰10%。
根據富邦金的資料,過去歷史統計,聯準會暫停升息至下一輪啓動降息間隔平均約10個月,暫停升息期間標普500平均漲幅19%。陳奕光說明,2025年因關稅不確定性暫停降息,美股已大幅反彈,利空式降息的機會降低,建議觀察第三季川普是否刻意壓低股指,逼迫鮑爾降息。他由2009至2025年美國10年債殖利率對應標普500表現,預估未來一年本益比,高利率期間未必壓縮PER,此波美股反彈,預估本益比已高於殖利率位於4%至4.5%區間時,20.4倍平均預估本益比水準,距離高位僅3%,投資價值限縮,指數空間須仰賴盈餘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