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重回多頭!富邦投顧陳奕光:「牛熊同體」上看這點位

臺股看漲。(資料照)

2025年中場富邦財經趨勢論壇1日登場,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預估下半年臺股高點將落在Q4,上看24,000點。圖/陳昱光

2025年中場富邦財經趨勢論壇1日登場,展望臺股下半年表現,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牛熊同體」仍是整體趨勢,川普政策持續左右市場,今年臺股獲利預估下修4.3兆元,年增6.5%。第三季因除權息後外資站在賣方,上漲機率低,第四季則可望受惠業績題材看漲,高點上看24,000。

陳奕光分析,由於臺灣及中國大陸主要從事代工,因此毛利率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落後,但臺商更擅於成本控管,因此淨利率表現已可趕上歐股企業,預估臺股2025年淨利率將有機會挑戰10%。

在臺股選股策略部分,陳奕光提出可採「富邦ANGELS」術,瞄準AI供應鏈(AI需求、機器人)、NTD Appreciation臺幣升值(航空、旅遊、食品業與資產題材)、Government Policy(政府政策推動產業升級,如無人機產業、電子需求及淨零碳排綠能剛需)、ETF(高股息、市值型等)、Low P/E (價值投資),以及Satellite(低軌衛星)相關主題佈局。

根據過去歷史經驗,聯準會暫停升息至下一輪啓動降息間隔平均約10個月,暫停升息期間標普500平均漲幅19%。2025年因關稅不確定性暫停降息,美股已大幅反彈,利空式降息的機會降低,建議觀察第三季川普是否刻意壓低股指,逼迫鮑爾降息。惟從2009-2025年美國10年債殖利率對應標普500,預估未來一年本益比,高利率期間未必壓縮PER,此波美股反彈,預估本益比已高於殖利率位於4-4.5%區間時,20.4倍平均預估本益比水準,距離高位僅3%,投資價值限縮,指數空間須仰賴盈餘調升。

陳奕光指出,2003年以前臺股由市場主力主導,指數表現與獲利關連性較低;2003年開放外資投資臺股之後,PER及PBR等評價觀念逐步導入,加上法人交易佔比日益提升,臺股表現與獲利呈現同步走勢。近兩年臺股攻克2萬點,主要受惠AI趨勢帶動的供應鏈獲利水漲船高,以及臺灣企業在AI產業中佔有樞鈕地位。

在資金、籌碼面,超額儲蓄回升,2025年超額儲蓄將再創高,超越4兆大關、近三年投信買超金額可觀,所有ETF市值共達6.4兆元,約佔整體上市櫃市值的8.5%,預計ETF風潮延續,可再成爲臺股盤面重要推動力。今年4月迄今臺幣升值,外資5月份已由賣超轉爲買超,臺幣升值可望吸引外資買盤進場。而在歷年大盤融資餘額大減後,後續指數上漲居多,加上企業買回庫藏股更有助籌碼安定。

整體來看,陳奕光表示,反應對等關稅及匯率衝擊,臺股第一季獲利超過預期,富邦一度上修2025年獲利預估至4.74兆元,第二季起受川普對等關稅戰波及,考量關稅戰效應及匯兌不利因素,將臺股獲利下修爲4.3兆元、年增6.5%。電子股獲利成長率稍有壓抑,但在AI及半導體帶動下,獲利仍維持20.3%成長。傳產在航運股獲利縮水下,全年獲利衰退13.8%。金融股受到股匯債三市波動劇烈,加上去年基期較高影響,估計獲利年減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