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板輕軌卡關 市府9月送修正報告

泰板輕軌路線圖。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泰板輕軌可行性研究今年4月4度被中央退回修正,鐵道局長楊正君指,泰板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被退回關鍵,是因市府將土地開發效益,列入營運期收入,違反軌道建設審查原則。新北捷運局表示,將按鐵道局指示修正,9月底送修正報告。

泰板輕軌規畫從五泰輕軌F14站接續沿塭仔圳重劃區、板橋浮洲都市計劃區,至板橋、土城、中和交接處的農業區,沿線與捷運輔大站、臺鐵浮洲站、捷運亞東醫院站、捷運莒光站轉乘,規畫14座車站及1座機廠。

楊正君表示,市府將土地開發效益列入營運期收入,違反軌道建設審查原則,土地開發效益應列爲興建期自償性經費,非營運期收入。營運期基本要求是「經營比須大於1」,否則每天支出大於收入,系統難以永續經營。

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指出,一般公車在單向尖峰小時5000人以下可正常運作,輕軌要更高運量,要萬人以上,理想運量應達2萬人以上,泰板輕軌尖峰單向運量約2300人,相對偏低。該路線以現有運量來看,公車即可滿足需求,輕軌也會評估都市計劃及周邊站點開發衍生的未來性。

立委洪孟楷表示,鐵道局認爲路線不賺錢運量不足,營運恐不敷成本,不接受新北市府以土地開發收益彌補虧損的做法,堅持營運本身必須達到平衡,但泰板輕軌途經人口密集區,具發展潛力。

立委蘇巧慧說,要公共運輸先確定會賺錢才蓋,還是即使賠錢,爲了居民交通需求先蓋,思維不同,她主張以人的使用需求優先,後續如何營運再想辦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