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虛擬資產業者名單四大疑點 金管會釋疑:未通過者三個月後可再申請
一、登記制審查重點。金管會指出,在登記制下,VASP管理已進入「類特許模式」,金管會透過洗錢防制強化內控,並採行差異化監理,要求VASP將「洗錢防制相關業務、虛擬資產上下架審查、資產分離保管方式、資訊系統與安全、錢包管理機制」等內容納入內控制度,提高建立相關內部控制及內部稽覈制度之落實遵循,同時亦課予業者建立客戶申訴處理機制以保障投資人權益。
二、總共有幾家業者申請登記制?金管會指出,此次共有31家業者申請,其中21家爲原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10家爲新業者。
三、公告未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已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原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是否包含新業者?
金管會指出,依照洗錢防制登記制,原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應於2025年3月31日提出申請、今年9月30日完成登記,始得繼續營業。自登記制2024年11月30日實施後,原有26家爲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經金管會審查後,有8家業者通過本會登記制審查,另爲利民衆知悉不得繼續營業之業者,同時公佈剩餘18家未完成登記的原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名單。
四、對未完成洗錢防制登記,已不得提供虛擬資產服務之原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業者之處理情形?
金管會指出,已提醒未完成登記的業者,不得繼續經營「虛擬資產服務業務」,倘仍繼續提供虛擬資產服務者,將有洗錢防制法第6條2年以下刑事責任,另依VASP登記辦法第7條第2款規定,上開業者經本會不予登記逾3個月,可再次向本會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