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管虛擬資產業者 列施政重點

近年政府分四階段逐步納管國內虛擬資產業者,2021年6月先訂定「虛擬通貨平臺及交易業務事業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被視爲納管VASP第一步,而經過多年會商盤點,終於在2024年成立VASP同業公會,同年立法院也三讀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課予VASP應配合司法警察機關建立聯防通報機制等防制詐欺之義務,自始完成第二及第三階段工作重點。

據統計,目前國內已有26家VASP業者依法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金管會也將辦理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反武器擴散作業情形列入去年度金融檢查重點,以協助業者健全相關內控機制並落實執行。

官員指出,爲有效納管市場行爲,促進產業健全發展,推動虛擬資產管理專法立法,將是最後一階段工作重點。目前,金管會已研提虛擬資產管理專法草案,2月公聽會落幕後,預計3月對外預告草案並持續蒐集外界意見,最慢6月便會將草案送赴政院審議。

臺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雲嫺表示,期待在走向特許制過程中,產業能夠規模化,讓更多民衆能夠接受,因爲業者最重視的事情是,如何在專法的法律框架下提升產業,同時賺到錢,此外,不同於傳統金融業者專注服務本國使用者,進入web3加密貨幣領域後,將進入「無國界」狀態,如何讓本土業者更具備國際競爭力,避免臺灣用戶更傾向使用國際交易所,也是需要政府協助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