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打詐、虛擬資產業務 金管會緊盯

金管會說,國銀在辦理高風險客戶盡職調查及確認客戶身份作業欠妥,像是針對高風險客戶在一年內沒完成盡職審查,甚至有些已登記解散的公司戶還可開新帳戶,銀行少了再審查客戶身份確認法人主體是否存續的動作。

因爲國銀對高風險客戶審查疏失,去年還發生過西班牙籍國際通緝犯奧納德(Salvador Alejandro Llinas Onate),在義大利涉嫌詐騙10億元案後,離境躲臺的五年期間,不只登記成立公司,還開了8個銀行帳戶。

金管會在金檢報告中要求,國銀在辦理高風險客戶審查時,應定期檢視其辨識客戶及實質受益人身份所取得的資訊是否足夠,並確保資訊的更新,特別是高風險客戶,應至少每年檢視一次。對已登記解散的法人加開新帳戶前,應審慎衡酌法人主體是否存續及確認客戶身分。

對虛擬資產業者,金管會也要求,國銀應以風險基礎方法(RBA)對高風險客戶及其業務加強盡職調查(EDD)與交易監控,以防制利用虛擬資產洗錢及資恐風險。對以公司帳戶從事虛擬資產交易,交易規模與公司申設資本顯不相稱者,應確實瞭解其真實資金來源,藉以綜合判斷交易目的之合理性,以防範客戶以存款帳戶從事詐騙行爲。

金管會並盯上虛擬資產衍生的異常交易,要求若有客戶綁定銀行帳戶購買虛擬資產,存款帳戶遭警政機關通報爲警示帳戶者,應審慎查證資金交易金額與其身分是否相當,詳實分析帳戶交易模式,並納入預警指標態樣,持續監控。

金管會也緊盯國銀授信,包括「工業區不動產授信」要審慎評估其營運計劃可行性,對借戶延滯動工的不動產授信案,也要查明並記載借戶延遲動工原因,避免囤地;「海外授信曝險」針對風險升高的國家、產業要進行評估,必要時採凍結或暫停額度動撥等因應;「投資客炒房或人頭戶申貸」金管會要求要確實建立案源控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