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銀行提虛擬資產保管業務 金管會:最快6月底準駁
圖/摘自Pixabay
金管會虛擬資產保管業務
金管會於去年11月28日推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業務試辦,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四家銀行提出申請,最快將在6月底準駁。金融科技專家表示,將虛擬資產納入監理、風控與制度建設,爲產業正在面對的挑戰,未來發展須建立在業者自律、外部監督及聯防合作等三支柱之上。
金管會「虛擬資產保管業務」,開放金融機構於今年1月1日起至4月30日申請,至4月底已有包括凱基、中信、國泰世華、聯邦等四家銀行申請,審覈期間約兩個月,若未被要求補件,最快將在6月底準駁。至於金管會爲使金融機構可依自身情況妥適規劃提出申請,將自今年6月15日起,繼續受理金融機構的申請案。
金管會指出,目前銀行來申請虛擬資產保管業務,主要是依據《銀行法》第三條規定,並依據說明資料準備相關申請文件;金管會正在研擬《虛擬資產服務法》,未來專法通過後,金融機構須依專法辦理。
金融科技專家針對虛擬資產監理提出看法。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玉玲22日在一論壇上表示,加密產業歷經「野蠻生長」與監理機制的逐步建立,如今正迎向登記制上路與專法實施的監管時代,健康的產業演進,將成爲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方燕玲指出,如何將VASP納入穩健的監理框架、強化風險控管與制度建設,是當前產業面對的核心挑戰,產官學界唯有深化對話與合作,才能爲產業描繪出清晰可行的發展路徑。
富升數位董事長林之晨認爲,面對全球監理政策往主流化演進,未來產業發展首先要建立「業者自律」,主動提升內部標準與風險控管,贏得用戶信賴;其次是「外部監督」,結合媒體、公民社羣及專業用戶的力量,提升產業透明度與風險意識;最後是「聯防合作」,透過跨平臺、跨領域聯防協作機制,守護用戶資產安全,唯有產業通力合作,才能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虛擬資產市場,讓創新科技服務於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