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區未成年人探望基地啓用 化解離異家庭探視權執行難題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 李文茜 通訊員 朱宣燁 金秋
“媽媽,您還是不要見爸爸了……”父母離婚後,本應充滿溫情的每週探視卻成了小雨(化名)的噩夢。每次探視,父母激烈的爭吵讓小雨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拒絕上學的狀況。
如今,在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愛之港灣”未成年人探望基地工作人員的疏導下,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小雨逐漸變得開朗起來,曾經瀕臨破碎的親子關係,在“愛之港灣”的呵護下,重新找回了親情的溫度。
福田區“愛之港灣”未成年人探望基地是深圳市首個“黨委統籌、多元共治”的探望基地,由福田區委依法治區辦聯合區人民法院共同打造。基地圍繞“最大努力爲當事人就近探望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最大限度降低家庭變故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最大程度保障無撫養權父母的探視權”三大目標,爲存在探視困難的家庭提供“法律+社工+心理”全流程協同服務。
基地整合政法機關、羣團組織等多方力量,共同化解離異家庭探視權執行難題。法院承擔信息樞紐職能,家事法官發現探視異常,即刻通過專屬平臺傳遞信息;未保中心履行統籌協調職責,全面負責預約執行、場所運維、心理疏導及法律援助服務。以小雨爲例,未保中心接收到法院轉介來的案件,在瞭解到“孩子存在分離焦慮”的情況後,立即協調心理專家開展心理輔導,社工定期跟進親子互動情況,持續鞏固探視效果。
基地設立心理諮詢室、親子互動區、法律調解室等功能區域,以“空間場景重塑+專業服務介入”模式,爲探視困難家庭提供全程服務。運用沙盤治療、家庭關係指導等專業手段,通過情感傳遞、心聲書寫、共同戶外活動等環節,有效引導父母雙方及未成年人正面溝通、緩解矛盾,修復受損的家庭情感紐帶。
基地聯合公益組織、律所等社會力量,創新構建“三級資源庫”:基礎資源庫涵蓋豐富的親子互動活動與法律援助支持;專業資源池匯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及公益組織聯盟;同時構建特需家庭危機干預快速響應通道,助力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