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覈提速 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迎“尖子生”
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近日,證監會同意禾元生物註冊申請,這是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啓後,首家適用該標準且完整走過審覈鏈條的IPO企業。從過會到註冊生效僅用了十多個工作日,折射出監管方向正朝着更具包容性、更高效率的審批機制演進。
除了禾元生物,在科創板IPO排隊序列的企業還有北芯生命、思哲睿、恆潤達生、必貝特,它們均採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請上市,同屬醫藥行業,未盈利但擁有核心技術。自證監會宣佈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並重啓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以來,那些帶有“科創”基因的未盈利企業,融資需求迅速被激活。有的在IPO排隊序列中等待良久,重新調整募資金額後拿到過會“入場券”;有的則加速遞交申報材料,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尤其是在審覈進程加快的背景下,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包容性機制安排更具吸引力。
科創板自設立以來,第五套上市標準一直是未盈利硬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重要路徑,主要適用於產品技術複雜、資金投入大、研發週期長的企業,目前已有20家醫藥企業成功上市。隨着改革觸角的延伸,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也適用該標準,爲這些硬科技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資渠道,推動金融資源向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集聚,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需要注意的是,審覈節奏的加快並非降低門檻,而是通過制度適配性改革,讓那些真正有市場影響力、有行業地位、有突出技術成果的“尖子生”,不會因爲尚未盈利被阻礙上市。制度設計在提升包容性與防控風險間尋求平衡,最終推動科技與資本“雙向奔赴”,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核心引擎。
可以預期,第五套標準未來將迎來更多上市案例。隨着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尖子生”登陸,資本市場將呈現更加多元的發展態勢,爲硬科技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