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出樓市新政“組合拳” 外環外限購鬆綁釋放購買力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本報記者 孫蔚

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進一步放寬樓市限購政策,涉及調減住房限購、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信貸以及完善個人住房房產稅等措施。這是繼北京市之後,又一個一線城市對房地產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與北京市類似,上海市也選擇了“以外爲界”的鬆綁策略,但力度更大、範圍更廣。具體來說,包括調減住房限購政策,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在外環外購房不限套數,成年單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優化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利率定價機制安排方面不再區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完善個人住房房產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的第一套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購買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在合併計算家庭全部住房面積後,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面積扣除。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政策高度吻合市場訴求,惠及面廣,尤其對單身人士購房、外環外購房會帶來積極作用,也將爲全國新一輪政策調整優化和市場向好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進一步分析表示,上海市外環外購房套數放鬆,這一政策方向和北京市保持同步,也是針對市場需求不足的區域進行鍼對性放鬆。從北京市的政策效果來看,放寬外圍限購後,市場熱度上升表現明顯,但由於上海的外環內新房供應占比高於北京,並且今年以來持續有核心區的優質地塊供給,因此預計這一政策對上海新房市場的整體拉動力會弱於北京,但對二手房尤其是外環外二手房的拉動作用可能強於北京。

張波認爲,優化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不再區分首套和二套,這一政策思路更值得關注。未來,銀行側的房貸視角將從“購第幾套房”的單一維度,轉換到多維綜合考量,更關注購房客戶風險狀況等因素,靈活地確定每筆貸款的利率水平,有助於銀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從當下來看,這一政策效果總體降低了換房的資金門檻,使得改善性需求得到釋放。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表示,上海樓市新政策旨在降低符合條件的居民購房門檻和壓力,緩解外環外庫存壓力及提振市場信心。對於5個新城核心區改善項目是利好,當前外環外區域的庫存佔比達80%,成交佔比約60%,放開外環外套數限制有利於降低外環外區域的庫存壓力。同時,政策有引導改善需求向外環外釋放的趨勢,可以預判未來外環外區域將會看到更多低密地塊,會有更多符合好房子品質的規範進一步落地。

業內人士認爲,此次上海樓市政策調整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新變化的背景下做出的。今年以來,儘管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出一定的復甦態勢,但上海房地產市場仍面臨一定壓力。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上海二手房成交約12.7萬套,其中外環外成交約6.5萬套,佔比約51%,新房、二手房外環外均爲成交主力,但外環外區域庫存壓力較大,新房庫存佔全市70%,消化週期超過20個月,同時外環外二手房庫存掛牌量佔比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