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鎢新能接待76家機構調研,包括海南智聯私募基金、西部利得基金、上海東方證券等

2025年7月1日,廈鎢新能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1月1日接待海南智聯私募基金、西部利得基金、上海東方證券、國信證券、鵬揚基金等76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廈鎢新能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4人,爲董事長楊金洪,獨立董事黃令,財務總監張瑞程,董事會秘書陳康晟。調研接待地點爲券商策略會現場、公司會議室、上證路演中心、進門財經。

據瞭解,廈鎢新能在多個業務領域有相關佈局與進展。在固態電池方面,2017年起佈局,圍繞正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開展工作,開發出多種材料及新的硫化鋰合成工藝。NL新材料產能達千噸級,主要面向3C、動力、儲能市場,在全固態電池領域有成本、結構、層間距等優勢,先在低空和消費領域使用,再拓展至動力領域。

據瞭解,公司在產品市場及技術方面表現多樣。作爲全球鈷酸鋰材料龍頭,2024年銷量創新高,面對鈷價上漲採取多種應對措施。磷酸鐵鋰採用水熱法工藝,有低溫和倍率性能優勢,2025年銷量良好。已構建新能源材料產品矩陣,加快多種產品量產進度,未來盈利增長點包括正極補鋰材料、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等。

據瞭解,公司在自身技術優勢及行業前景方面有所展望。在硫化鋰生產上憑藉金屬冶煉經驗有純度和成本優勢,新工藝固態電池電解質項目不斷完善並推進產能建設與客戶推廣。所處行業中,3C、動力、儲能、氫能領域均有發展機遇,前景較爲樂觀 。

調研詳情如下:

投資者關係活動主要內容摘要

1、公司固態電池的佈局情況?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思路和方案?

公司2017年就開始佈局固態電池相關材料,在固態電池上主要圍繞正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進行佈局:其中固態電解質方面,(1)公司通過結構改善,成功開發出第二代低殘鹼、高比表的鋰鑭鋯氧LLZO,應用在正極材料包覆、正負極添加劑;(2)公司開發出磷酸鈦鋁鋰LATP粉體和漿料等兩種規格體系,應用在正極材料包覆、隔膜塗覆,有效改善安全性。

硫化物技術路線固態電解質的部分痛點主要在於硫化鋰,由於其合成工藝比較複雜,價格昂貴。公司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開發出新的硫化鋰合成工藝,目前從小試、中試結果來看,技術指標良好,降本空間較大。

2、公司NL新材料產業化進度如何,是否可以用在動力領域?

(1)公司於多年前開始佈局NL新材料的研發,目前NL材料產能爲千噸級別;(2)公司產品主要面向3C消費市場、動力市場,儲能市場等。公司圍繞上述三個市場的行業痛點進行技術研發,通過持續研發不斷提升新能源材料產品的綜合性能,以滿足上述市場對新能源材料產品在包括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循環壽命、成本等方面的需求。NL新材料相較傳統正極材料體系,其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都有顯著的提升,同時,可以用廉價金屬元素逐漸替代貴重金屬,未來有較大的降本空間。鑑於目前工藝的特殊

性和需求的急迫性會優先在低空和消費領域使用,最終再往動力領域發展。

3、NL新材料在全固態電池領域有何優勢?

NL新材料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成本優勢,可以用廉價金屬元素逐漸替代貴重金屬,未來有較大的降本空間;2、NL材料結構更穩定,更適合在高電壓下釋放出更多的能量;3、NL材料層間距較高且鋰離子充放電過程中膨脹和收縮,形變較小,有利於改善固態電池固固界面的接觸問題。

4、鈷酸鋰市場及出貨量情況?鈷漲價對公司的影響?

受益於國家換機補貼政策、手機AI功能帶來的需求增長及性能要求提升,公司作爲全球鈷酸鋰材料龍頭企業,始終致力於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2024年,公司實現鈷酸鋰銷量4.62萬噸,同比增長34%,創歷史新高,市佔率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

鈷是鈷酸鋰的主要原材料,2025年初鈷價因剛果(金)出口禁令大幅上漲,行業面臨成本上升的挑戰。公司採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公司在與客戶確定銷售訂單的同時,儘量同步鎖定原材料價格,避免承擔單邊漲價風險。供應鏈管理方面,公司與中偉股份、格林美、天齊鋰業、騰遠鈷業等知名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以保證主要原材料的及時供應與品質穩定。庫存管理方面,公司根據市場分析預測,結合生產能力和庫存變動情況,確定原材料合理安全庫存水平,保障均衡生產節奏及後續及時交貨。

5、公司磷酸鐵鋰的優勢有哪些?2024年虧損的原因?2025年有什麼新的進展?

(1)磷酸鐵鋰的製備技術存在多種路線,公司選擇了技術難度較大的水熱法工藝作爲發展方向。採用水熱法工藝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化學反應方式生成磷酸鐵鋰,相比其他技術路線而言,水熱法工藝能夠生產出顆粒更細、分佈更加均勻的產品,且水熱法制備的磷酸鐵鋰在低溫性能和倍率性能方面具有顯著優勢;(2)由於技術門檻較高,2024年公司成爲行業內首家大規模應用水熱法的企業,開啓了從無到有的0-1階段。初期,產品良品率不高,疊加碳酸鋰價格下跌的影響,對公司2024年利潤影響比較大,目前,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進和優化,磷酸鐵鋰良品率逐漸提升;(3)公司通過摻雜固相法,使得磷酸鐵鋰粉末的壓實密度達到第四代以上磷酸鐵鋰的標準,並實現了5C全程快充性能。憑藉這一差異化競爭優勢,訂單需求旺盛,2025年銷量表現良好。

6、近年來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發展涌現多項創新技術,請問公司如何看待正極材料技術路線或者趨勢?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實際使用中存在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不同的技術路線,其中,鋰離子電池按照正極材料的不同,可分爲鈷酸鋰電池、錳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NCM/NCA三元鋰電池等類型。公司依託深厚的材料研發能力和產業化平臺,已構建

起覆蓋主流技術路徑和多元應用場景的新能源材料產品矩陣,具備包括鈷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氫能材料等系統化的產品佈局。

7、請問公司是否加速佈局固態電池材料?

公司2017年就開始佈局固態電池相關材料,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重點在正極材料和電解質方面佈局:(1)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方面:匹配氧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已實現供貨;硫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方面,公司與下游客戶在技術研發上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2)在固態電解質方面,公司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開發出新的硫化鋰合成工藝。硫化物技術路線固態電解質的部分痛點主要在於硫化鋰,由於其合成工藝比較複雜,價格昂貴。公司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開發出新的硫化鋰合成工藝,目前從小試、中試結果來看,技術指標良好,降本空間較大。

8、未來重點突破的技術領域?是否考慮產學研合作?

公司自介入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以來,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連續攻克了3C鋰電池、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和氫能材料的多項關鍵核心技術,陸續推出了高電壓鈷酸鋰、高電壓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貯氫合金、固態儲氫等多款產品,並持續升級迭代,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公司加快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超高鎳三元材料、新型磷酸鹽系材料、鈉電正極材料和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等產品的量產進度,不斷優化產品結構,保持行業競爭優勢,滿足客戶需求,憑藉技術創新和品質保證,實現產品差異化,樹立品牌地位。如有合適的產學研機會,並且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和股東利益,公司將會認真考慮。

9、公司硫化鋰的優勢?

公司認爲硫化鋰生產本質是金屬冶煉,憑藉在金屬冶煉領域深厚的積澱與豐富的經驗,公司採用特殊的金屬冶煉方法進行硫化鋰生產,公司生產的硫化鋰具備純度和成本上的優勢。

10、公司目前新工藝固態電池電解質項目最新進展如何?今年內是否有批量生產的可能性?及其客戶開拓情況如何?

公司在不斷完善高性價比工藝製備硫化鋰基礎上,準備逐步向國內外客戶進行推廣,並根據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同步推進硫化鋰產能建設。

11、公司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公司穩步推進前沿技術研發,爲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培育新的盈利增長點:(1)正極補鋰材料,公司已完成高穩定性補鋰材料的開發,並實現批量供貨;(2)推出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相較傳統正極材料,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結構更穩定,層間距更寬,能量

密度和倍率性能都有顯著的提升,未來將廣泛應用於3C消費電子、機器人、低空經濟、固態電池等領域。

12、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公司所處行業發展前景:(1)3C消費市場處於平穩發展期,可穿戴設備、AR/VR等新興消費電子發展迅速,爲正極材料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長空間;(2)動力市場方面,新能源汽車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也繼續保持增長態勢;(3)儲能市場:伴隨風電、光伏新能源的發展風口到來,儲能正在成爲“標配”,並將成爲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柱;(4)氫能領域中,貯氫合金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龍頭企業有望獲得穩定的市場份額。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