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利集團接待4家機構調研,包括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新華資產等
2025年2月25日,華利集團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2月24日接待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新華資產、國信證券4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華利集團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爲董事長張聰淵,董事會秘書方玲玲。調研接待地點爲騰訊會議。
據瞭解,華利集團對2025年的訂單展望持樂觀態度,得益於客戶多元化、業績增長以及新客戶的拓展。公司客戶多爲上市公司,業績指引顯示多數客戶業績保持增長,公司訂單也隨之增長。即使部分客戶營收增速一般或下滑,公司在這些客戶的供應鏈中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能夠保障訂單份額。此外,公司持續拓展新客戶,這爲公司業績穩健成長提供了重要保障。
華利集團的量產工廠主要在越南,未來印尼產能也將逐步增加。公司產品銷售按照客戶指令從越南、印尼出口到全球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南美、澳洲、日本、中國等。在運動鞋製造行業中,運動鞋進口關稅由客戶承擔,關稅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客戶決策供應鏈產能區域的分佈,製造商會根據客戶要求調整產能佈局。
新工廠投產對公司毛利率的影響是逐步的,新工廠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實現產能爬坡,工人熟練度和部門配合度需要幾年才能達到較好狀態。新工廠在投產期對毛利率有不利影響,但老工廠有改善空間,整體毛利率變動較小。公司平均單價的變化與客戶組合、產品組合的變化有關,未來平均單價的情況要根據各品牌具體的營收變動情況來判斷。公司在人員管理規模上沒有上限,目前的管理模式可以容納較高的產能增加,隨着印尼工廠的逐步投產,公司也在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和運營流程。
華利集團重視股東投資回報,2021年度進行了兩次分紅,現金分紅合計佔全年淨利潤比例約89%;2022年年度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達43%;2023年年度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約44%。公司利潤分配政策會兼顧股東利益和公司發展的需要,未來幾年還是資金開支的高峰期,但隨着公司規模的擴大,預計資本開支佔淨利潤的比例會逐漸減少,在滿足資本開支、合理日常運營資金外,公司會盡可能多分紅。
調研詳情如下:
投資者與公司的交流情況:
Q:公司對2025年訂單的展望如何?
A:公司客戶相對多元,大多數客戶都是上市公司。從各客戶披露的業績指引來看,多數客戶業績保持成長。對於營收增速較高的客戶,公司來自該客戶的訂單也是快速成長;有的客戶雖然暫時營收增速一般甚至下滑,公司在這些客戶的供應鏈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訂單份額得以保障;此外,公司持續拓展新客戶,新增的客戶以及新客戶合作的深入,都是公司業績穩健成長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對2025年的業績充滿信心。
Q:如果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加徵關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
A:目前,公司的量產工廠主要在越南,未來印尼的產能也會逐步增加,公司產品銷售是按照客戶的指令從越南、印尼出口到全球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南美、澳洲、日本、中國等。在運動鞋製造行業中,運動鞋進口關稅由客戶承擔,進口關稅的稅率根據進口國與越南/印尼之間的貿易政策確定。關稅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客戶決策供應鏈產能區域的分佈,製造商會根據客戶的要求調整產能的佈局。
Q:新工廠的投產會對公司的毛利率產生影響嗎?
A:通常情況下,新工廠會逐步投產,新工廠投產後差不多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實現產能爬坡。新工廠工人熟練度、各部門配合度要在工廠運營幾年後才能達到比較好的狀態。新工廠在投產期對毛利率有不利影響的同時,老工廠會有不斷改善的空間,如不考慮其他因素,公司整體毛利率變動比較小。
Q:未來公司平均單價的展望如何?
A:平均單價的變化與客戶組合、產品組合的變化有關。公司服務的品牌,銷售單價差距比較大,不同品牌佔比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平均單價的波動。未來平均單價的情況,要根據各品牌具體的營收變動情況來判斷。平均單價的變動與公司毛利率變動、營業收入的變動的相關性比較小。
Q:製鞋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公司在人員管理規模上是否會存在上限?
A:在管理上,我們是總部+事業部(羣)的模式,通常一個獨立的客戶對應一個事業部(羣),事業部(羣)下設開發業務中心和生產中心(量產工廠)。事業部(羣)負責業務拓展、客戶關係維護、產品開發和量產等,每個品牌訂單和產量增加只是相應的增加事業部(羣)的工廠的數量和規模;新增的品牌,在品牌的訂單數量達到一定量級,會單獨設立事業部(羣)。總部部門主要包括採購部門、財務部門、人資部門等。目前的管理模式,應該可以容納比較高的產能增加,不論是品牌的增加還是訂單的增加。隨着印尼工廠的逐步投產,公司也在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和運營流程。
Q:未來的分紅比例會進一步提高嗎?
A:公司重視股東投資回報,2021年度進行了兩次分紅(2021年中期及2021年年度),現金分紅合計佔全年淨利潤比例約89%;2022年年度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達43%;2023年年度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約44%。公司利潤分配政策,會兼顧股東利益和公司發展的需要,未來幾年還是資金開支的高峰期,但是隨着公司規模的擴大,預計資本開支佔淨利潤的比例會逐漸減少,在滿足資本開支、合理日常運營資金外,公司會盡可能多分紅。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