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均小幅高開 玻纖、工業氣體等板塊指數漲幅居前
本站財經8月14日訊 週四,A股三大股指小幅高開滬指漲0.06%報3685.52點,深成指漲0.05%報11557點,創業板指漲0.01%報2496.63點,科創50指數漲0.14%報1079.22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78.22億元;其中,玻纖、工業氣體、汽車熱管理等板塊指數漲幅居前。
盤面上,市場焦點股長城軍工(10天7板)平開,機器人概念股北緯科技(8天7板)高開0.79%、中馬傳動(11天7板)低開2.88%,新疆本地股洪通燃氣(7天6板)高開6.02%、新疆交建(4板)低開2.18%,影視股吉視傳媒(8天6板)高開4.17%,消費電子板塊福日電子(8天6板)低開2.88%,芯片產業鏈的海立股份(6天5板)低開4.67%、萬通發展(4板)高開4.93%,商業航天概念股航天科技(7天5板)高開4.84%,液冷IDC概念股淳中科技(10天5板)高開3.62%。
公司新聞
華康潔淨:公司董事長被採取留置措施,公司日常經營管理由高管團隊負責,其他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在譚平濤不能履行職責期間,由董事、總經理謝新強代爲履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情況正常,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海立股份:公司A股股票自2025年7月1日以來累計上漲121.56%,顯著高於同期行業及上證指數漲幅,存在市場情緒過熱及非理性炒作。公司、控股股東目前均無涉及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或資產注入事項,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
熱點題材
輔助駕駛:
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起草了關於加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與規範宣傳的意見稿,意見表示輔助駕駛不能當自動駕駛,未經備案OTA不得升級,通知要求企業不得誇大組合駕駛輔助功能,避免誤導消費者。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誇大宣傳、欺騙或誤導消費者等行爲進行整治規範。
生育補貼:
湖北一地生二孩最高獎補28.71萬生三孩最高獎補35.59萬。根據從湖北省天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的政策,當地二孩家庭累計最高可享受價值約287188元的獎勵、補貼及免費服務,三孩家庭累計最高可享受價值約355988元的獎勵、補貼及免費服務。
具身智能: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英偉達攜手衆多中國機器人生態合作伙伴亮相,展示了其在物理AI與通用機器人領域的戰略佈局,宇樹科技和銀河通用位列其中。英偉達的機器人生態並非簡單採購關係,而是以基礎設施,把分散的硬件本體、垂直場景、算法團隊編織成一張可快速商業落地的網絡。
腦機接口:
OpenAI被曝計劃以約8.5億美元估值投資新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Merge Labs,但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此舉也意味着OpenAI公司CEO奧爾特曼(SamAltman)將向馬斯克發起新的挑戰。目前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已經進入到臨牀試驗階段,並已經植入7例患者,該公司估值也已達到近百億美元。
創新藥:
國家醫保局12日對2025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初步形式審查結果進行公示,534個藥品通過形式審查,較2024年明顯增加。首次設立的商保創新藥目錄共121個藥品通過審查。有券商指出,在醫保基礎上補充發展商保,有利於具有創新性和臨牀價值的高價創新藥落地。
商業航天:
8月4日,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發射升空。此前,我國分別在7月27日、7月30日發射兩組衛星。此外,8月4日星網完成第七發組網星發射,距第六/五次發射僅間隔5/8天,發射頻率大幅提速。垣信衛星最新招標7次火箭發射服務,總金額13.36億元,交付週期至2026年3月。
摺疊屏:
據悉,蘋果將在2026年下半年將率先推出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Fold,其中iPhone18 Fold可能爲摺疊屏,而較低端型號或將延期至2027年春季發佈。摩根大通認爲,蘋果將爲摺疊屏定價1999美元,約合14343元人民幣。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AI大模型的競爭與迭代仍在持續,算力投資大概率維持較高強度
中信建投指出,算力鏈公司發佈業績預告,實現快速增長,持續驗證AI帶動的算力行業景氣度依然較高。當前位置,中信建投認爲,AI大模型的競爭與迭代仍在持續,意味着算力投資大概率依然維持較高強度,因此繼續推薦算力板塊:一是業績持續高增長且估值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的北美算力鏈核心標的;二是有望享受外溢需求、取得客戶或份額突破的公司;三是上游緊缺的環節;四是隨着GB300的批量出貨,建議重點關注1.6T光模塊及CPO產業鏈;五是隨着H20供應恢復、NV將向中國推出全新GPU等,建議關注國產算力鏈。
天風證券:近年來氨綸需求增速快 當前價格運行相對底部區間
天風證券認爲,我國氨綸供應高度集中,當前價格運行相對底部區間。行業平均處於虧損狀態,盈利位於歷史底部區間;新增產能延期或減投,淘汰產能或持續增加。近年來氨綸需求增速快,下游滲透率持續提升;2005年,我國氨綸表觀消費量爲12.1萬噸,到2024年消費規模增長至102.7萬噸,2005—2024年需求量CAGR達到11.9%。“反內卷”背景下,重點關注位於成本曲線左側的上市公司。
華泰證券:政策預期向好,把握銀行結構性機會
華泰證券指出,8月12日,財政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年貼息比例爲1%,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分別承擔貼息資金的90%、10%,政府出資替代銀行單邊讓利,有助於呵護息差,撬動信貸投放。7月31日國常會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8月以來工行、農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銀行積極響應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政策預期向好,把握銀行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