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集體低開 海工裝備等板塊指數跌幅居前

本站財經3月27日訊 週三市場窄幅震盪,三大指數小幅下跌,兩市全天成交額1.15萬億;週四開盤,上證指數跌0.18%報3362.71點;深證成指跌0.31%報10610.89點;創業板指跌0.44%報2130.49點;滬深300跌0.2%報3911.38點;科創50跌0.03%報1028.69點;北證50跌0.8%報1329.61點,

盤面上,工業金屬、PEEK材料、白酒板塊跌幅居前,海工裝備概念盤初走弱,神開股份觸及跌停,大連重工、克萊特、振華重工、邵陽液壓、亞星錨鏈等集體低開。

公司新聞

廣汽集團:廣汽集團關注到網絡上有關於“華望汽車(GH項目)將收購恆大汽車南沙工廠”的不實傳言。爲避免誤導公衆及投資者,維護市場秩序,廣汽集團就此澄清如下,廣汽集團及旗下華望汽車(GH項目)從未與恆大汽車或其他主體就南沙工廠收購事宜進行過任何形式的接洽。

中信證券:2024年淨利潤217.04億元,同比增長10.06%;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2.80元。

中國太保:2024年營業收入4040.89億元,同比增長2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9.6億元,同比增長64.9%;基本每股收益4.67元。擬按每股人民幣1.08元(含稅)進行年度現金股利分配。

中國人壽:2024年淨利潤1069.35億元,同比增108.9%。擬向全體股東派發2024年末期現金股利每股0.45元(含稅)。

中國鋁業:2024年營業收入2370.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1%;2024年淨利潤124.00億元,同比增長85.38%;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按每股人民幣0.135元(含稅)向全體股東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總計派息金額約人民幣23.16億元(含稅)。

天齊鋰業:2024年營業收入130.63億元,同比下降67.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79.05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72.97億元。基本每股收益-4.82元/股。公司計劃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納芯微:公司擬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將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內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H股及上市。

九安醫療:公司擬以2.5億元—5億元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含)。

新奧股份:公司擬以新能香港作爲要約人,在先決條件達成後,向計劃股東提出私有化新奧能源的方案,並向新奧能源購股權持有人提出購股權要約。本次交易以實現新奧能源退市爲目的。協議安排生效後,新奧能源將成爲新能香港全資子公司,並從聯交所退市;新奧股份將通過介紹上市方式在聯交所主板上市;計劃股東將成爲新奧股份H股股東。公司股票將於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開市起復牌。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煤炭供需維持寬鬆運行 強制綠證消費提升市場需求

中信建投表示,整體來看,原煤生產穩定增長的趨勢下,預計動力煤價格仍有望維持下行趨勢,火電盈利能力有望維持。近期,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針對目前綠證市場需求不足、綠色電力環境價值低估的問題,以構建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爲核心,提出相關措施。中信建投認爲伴隨綠證新政的出臺,綠證市場的多樣性需求有望提升,綠電環境價值有望加速兌現。

銀河證券:電子行業溫和復甦,關注AI與終端硬件融合

銀河證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AI終端創新呈現高性能計算、輕量化設計、場景多元化三大特點。CES 2025成爲技術落地的核心舞臺,推動AI從雲端向端側滲透,同時加速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商業化進程。未來,AI與終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將重塑消費電子生態,進一步拓展人機協作的邊界。

中泰證券:銅的供需緊張結構更加夯實 驅動銅價中樞向上

中泰證券表示,基於全球銅礦企2025年生產指引以及冶煉廠虧損加大將帶來減產的判斷,將2025年銅精礦增量下調至33.4萬金屬噸,同時下調全球冶煉廠開工率1個百分點,對應全球精銅產量增速僅爲1%,全球精煉銅將繼續維持去庫狀態。銅的供需緊張結構更加夯實,驅動銅價中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