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沒有「寧靜車廂」也超安靜 日作家揭關鍵:恐變另一種博愛座
▲高鐵近日推出「寧靜車廂」,意外引發正反論戰。(圖/記者劉維榛攝)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高鐵9月推出「寧靜車廂」,不料卻傳出有2寶媽被舉牌勸導,必須帶寶寶到門外走道安撫,被迫將大寶獨自留在座位上,引發爭議。對此,日本作家福澤喬透露,日本並沒有「寧靜車廂」,因爲在車廂內保持安靜是常識,但讓他好奇的是,「寧靜車廂」會不會變成另一種「博愛座」?
福澤喬在臉書粉專「Joel來談日本」發文表示,前陣子,有記者朋友問他「日本有沒有寧靜車廂?」他想了半天后回答:「搭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保持車廂的安靜是常識,如果印象沒有錯的話。應該沒有寧靜車廂的設計,反而有可以開視訊會議、講電話的工作車廂的設計。」
福澤喬坦言,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如果沒有真正理解「寧靜車廂」的設計用心,「寧靜車廂」會不會成爲另外一種「博愛座」?
許多網友看完紛紛留言,「需要寧靜車廂,代表車廂內不寧靜」、「寧靜車廂就是博愛座的放大版」、「人如果沒有自覺,再多的規定、限制都是多餘」、「日本的常識公德心是臺灣的知識」、「有一年我搭東北新幹線,有看到座位告示,希望在車廂使用筆電,敲鍵盤的聲音要節制,尤其是敲enter的時候」。
還有人提議,「有寧靜車廂,那可不可以也要有「芬芳車廂」(體味管理)?」、「工作車廂感覺不錯,讓大家可以盡情敲鍵盤或是開視訊會議」、「有個「不自愛車廂」也很不錯,給那些大聲講話聽音樂看影片吵人的、腳開開妨礙鄰座的、太愛聊天的、體味太重的人」。
有網友分享「有一次在北海道坐電車,嬰兒在哭鬧,我和太太已經盡力安撫,結果竟然有乘客找來職員要我們處理,請教一下可以怎麼處理?是要把嬰兒扔到車外嗎?」對此,另一名網友指出:「 短程你應該自己下車處理、長程到車上多功能室處理,這在日本也算常識!」
還有人補充,日本那種把不想造成他人困擾列爲首要事項的國度,看一位媽媽帶小孩想去餐廳吃個飯,都還要很卑微地詢問店員:「不好意思我帶了小孩,是否可以讓我用餐?」換作是臺灣大多數餐廳,兒童友善程度高,育嬰室、尿布臺等也做得愈來愈體貼,甚至在大衆運輸被讓座,「臺灣大環境厭童嗎?網路上也許有感受到,但實際上,我覺得臺灣的友善度不會輸日本。」
▼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新制,若未保持安靜,會被舉牌勸導。(圖/高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