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嚴懲醫保騙保,守護好羣衆的“救命錢”

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樊美琪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通報了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嚴懲醫保騙保犯罪,發佈了4件依法嚴懲醫保騙保犯罪典型案例,並指出要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懲醫保騙保犯罪,切實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和人民羣衆醫療保障合法權益。

醫保基金是人民羣衆的“看病錢”“救命錢”,卻被不法分子視爲斂財的“搖錢樹”。縱觀這4起典型案例,有的是醫院內部各個科室、工作人員之間相互配合虛增臨牀用藥、虛報牀位、製作假病歷等騙取醫保;有的是通過醫生、醫助等向病人宣傳、病人“老帶新”等方式,吸引大量中老年醫保病人住院治療再篡改數據騙取基金;還有的是夥同上下游商家一起倒賣藥品,牟取暴利……都暴露出部分從業者在利益驅使下,對法律法規的漠視,也表明規範強化醫保基金監管必須久久爲功。

將醫保基金當作“唐僧肉”肆意騙取,不僅讓真正需要救助的患者面臨更大風險,更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動搖了人民羣衆對醫保制度的信任根基。醫師和藥師既是醫藥服務的提供者,也是醫藥服務消費的主導者,要擰緊思想的“龍頭”,來不得半點鬆懈,從源頭上減少騙保行爲的發生。

近年,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醫保騙保犯罪,重點打擊幕後組織者、職業騙保人等,以高壓嚴打的態勢,堅決斬斷伸向羣衆“救命錢”的黑手。2024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醫保騙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一審結案數同比增長131.2%,挽回醫保基金損失4.02億餘元。此次通報向社會傳遞明確信號:無論犯罪主體是誰,無論手段如何隱蔽,觸碰醫保基金紅線,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醫保基金的安全關乎每位參保人的切身利益,只有持續加大對違法違規的打擊力度,構築全流程、全領域、全鏈條的監管防線,引導從業人員自覺規範行爲,才能徹底斬斷不法分子鑽空子的念頭,守護好羣衆的“救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