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規範殯葬服務,守護生命尊嚴

孔驍峰

日前,民政部發布《殯儀接待服務規範》等十項新制定、修訂的殯葬領域行業標準,對服務流程、服務內容、設施設備等提出明確規範要求,這是迴應民生關切、規範市場秩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得民心、順民意、解民憂的務實之舉。

殯葬服務承載着對生命的尊重與告別的溫情,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然而近年來殯葬領域亂收費、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等問題時有發生,種種亂象讓本應是公益屬性鮮明的民生保障變成一些人牟利的工具,嚴重侵害羣衆利益,損害社會公平。

2024年以來,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在全國範圍深入開展,劍指行業亂象和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行靶向治療、集中整治。此次民政部發布的行業標準,涉及殯儀接待、骨灰寄存、公墓安葬、骨灰海葬、公墓祭掃、網絡祭祀等方面,要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應當公開公示,出具費用明細清單,提供正式結算憑據和發票等。通過標準規範,讓服務有據可循、費用清晰透明,必將有效保障羣衆享有的知情權、選擇權等合法權益,避免羣衆在悲傷時刻被裹挾消費、被誤導捆綁。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骨灰海葬等生態安葬正被大衆接受,網絡祭掃成爲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這對殯葬服務的管理與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爲此,新修訂的《網絡祭祀要求》提出,對賬號註冊及設立虛擬祭祀空間等操作,建立規範有效的認證審覈管理流程;修訂後的《公墓祭掃服務規範》增加了生命教育內容,鼓勵挖掘生命文化內涵;新修訂的《遺體火化服務規範》明確,火化場所大氣污染物排放、噪聲控制應符合相應國標要求。順應時代發展變遷和科技進步的大趨勢,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推動綠色殯葬與文明祭祀,不斷滿足羣衆多元多樣的殯葬服務需求,定能推動殯葬服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以標準提升引領移風易俗、綠色發展。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同向發力。破除行業發展亂象,關鍵要靠強有力的監管,形成有效震懾、匯聚監督合力。

此次修訂,着眼殯葬服務的全流程提出了規範管理的新要求,將爲監管部門查處違規行爲提供明確依據。比如新制定的《遺體和骨灰追溯通用要求》明確,殯葬服務機構應在遺體和骨灰流轉服務環節採集關鍵追溯信息,應保持信息的真實、規範、有效,且易於識別和檢索。通過信息追溯實現安全監管無縫銜接,以制度剛性提升行業透明度、服務規範性,也有助於提升社會公衆的信任度。

殯葬是關乎羣衆“身後事”的“大民生”。讓逝有所安、喪有所尊、思有所依,才能更好守護生命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