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雙向規範”促問題化解廣西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實
原標題:強化“雙向規範”促問題化解廣西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實
□ 本報記者 吳良藝
□ 本報通訊員 凌 斌
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是落實《信訪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重要工作部署,旨在確保人民羣衆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理、每一項訴求都依法推進,更好地維護人民羣衆合法權益。
2024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有人辦、依法辦”工作目標,強化信訪工作規範和信訪人行爲規範(即“雙向規範”),着力推動信訪問題實質解決,實現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南疆國門持續安全穩定。
2024年,廣西共登記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68561件,2025年1月至3月登記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11596件,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均爲100%。
規範信訪工作行爲
打開廣西信訪大數據綜合分析研判平臺,“受理法治化”“辦理法治化”標籤映入眼簾,一年以來的全區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總量等以圖表形式直觀展現。點開信訪部門登記選項,信訪事項“不予受理”“不再受理”“轉同級職能部門”“轉下級信訪部門”的數量和佔比,以及有權處理機關單位登記的信訪事項“受理”“不予受理”“不再受理”情況一目瞭然。在“辦理法治化”標籤下,調解結案數、信訪事項具體分類、進入複查複覈信訪事項佔比、導入法院訴訟程序一審二審再審等均有相關記錄。
這是廣西信訪局根據信訪工作法治化要求研發的系統平臺,數據實時更新,可隨時全面瞭解掌握信訪工作法治化推進情況。
走進廣西信訪局業務處室,工作人員正在對今年以來國家信訪局督辦廣西的受理辦理不規範信訪事項進行逐案審查。輸入相關信訪事項編號後,承辦人員詳細查看信訪事項辦理流程,確定有無違反程序的情況,隨後審查答覆意見中信訪人反映的訴求是否已經調查清楚,作出的結論法律政策依據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以過程工作代替處理意見的問題等內容。最終根據評查情況決定是否對屬地或涉事單位發出改進工作建議函。
記者瞭解到,除實行線上評查外,廣西信訪局還通過交叉評查、實地評查等形式,深化規範化評查工作質效,今年重點對上級督辦的受理辦理不規範信訪事項開展全覆蓋評查。2024年以來,廣西信訪局已通過各種形式累計評查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8000餘件。
依法維護信訪秩序
在開展信訪秩序維護工作中,廣西各級各部門堅持宣傳引導與依法打擊並舉,全力維護信訪秩序。
宣傳引導方面,廣西各級各部門加強《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宣講,組織開展集中宣傳、在線知識問答等活動,努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針對個別信訪人信訪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不聽教育勸阻,纏訪鬧訪、以訪施壓甚至以訪牟利,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現象,廣西各級政法機關依法履職,嚴厲打擊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爲,通過規範信訪人的信訪行爲,引導依法進行信訪活動。
2024年以來,廣西各級政法機關共依法處理信訪活動中的違法行爲人員375人,其中治安處罰367人,追究刑事責任8人,樹立了要依法依規反映信訪訴求的導向。
依法推動問題解決
廣西各級各部門堅持把推動信訪問題解決作爲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的核心內容和價值追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用好督查、複查複覈等工作抓手,做足多元文章,推動信訪事項依法辦理和重點信訪問題解決。
今年3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信訪事項複查複覈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收到一塊寫着“爲民解難 爲黨分憂”的牌匾,落款“劉某某敬送”。看到落款,工作人員感慨:“沒想到,我們的複覈意見沒有支持他的訴求,他竟然送了牌匾。”
時間回溯到2024年4月,劉某某致信國家有關部委反映,其子工作的學校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存在不規範簽訂出國留學協議、對公派出國留學回國人員不當使用等問題,要求予以糾正。該信訪事項轉到涉事單位後,校方依照信訪工作法治化要求受理辦理該案,並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覆。信訪人不服,提出複查申請,複查意見維持了答覆意見。
今年2月6日,信訪人提出複覈申請。委員會受理後,多次組織校方、教育主管部門等會同律師前往信訪人所在地,當面溝通情況、解讀相關政策,對信訪人進行心理疏導,並根據信訪人申請舉行了聽證,最終講清了問題、解開了信訪人心結。3月28日委員會作出了予以維持原複查意見的複覈決定。
羣衆的每一件信訪訴求都是大事。廣西各級各部門嚴格落實《條例》,堅持“三到位一處理”信訪工作原則,按照“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不合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濟到位,行爲違法的依法處理”的具體要求,認真受理辦理每一件信訪事項,依法推動問題解決。(吳良藝 凌 斌)
責任編輯:小云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