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者真心話!美規車0關稅「反而可能漲價」 卡在這件事

美規車有可能以零關稅之姿進入臺灣,使得汽車市場觀望氣氛濃,臺北港被進口車塞爆。(圖/報系資料照)

美規車零關稅列入臺美關稅談判的範圍,使得汽車市場觀望氣氛濃厚,降價期待爆棚,大量進口車塞爆臺北港,消費者等待政策明朗後纔會出手。然而有業者認爲,美規車能否降價還是未知數,就算零關稅但汽車零組件被美國課重稅,一來一往有可能出現不降價反而漲價的狀況。

賓士與BMW多款休旅車都來自美國,但並非所有零件都是美製,若從國外進口就會受到232條款限制,輸美汽車零件必須吞下高達25%的關稅,屆時在美國生產汽車的成本一定會上漲,供應鏈轉嫁成本給消費者也成爲必然。

在此狀況下,美規車雖然有機會以零關稅之姿登臺,但在生產成本飆升的前提下,降價仍有一定難度,尤其政策細節未定,臺灣也可能祭出降低貨物稅的方式因應,不確定因素仍高。

針對美規車降價的可能性,鏡報報導,業者語帶玄機地表示,「說不定新車到時沒降價、還漲價呢?這真的不是不可能。」無論如何,汽車買氣慘兮兮,現在又是農曆七月的淡季,可能跌破2月的2萬7515輛,創下全年低點。

美規車進口動見觀瞻,同時牽動國產車的定價,若美規車調降價格,國產車業者也希望能調降貨物稅,或從「國產車自制率的條件」與「國內無產製零組件進口關稅」兩個關鍵成本下手,維持國產車與進口車的價格,才能保住產業,避免在價格排擠下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