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千年鍊金術!外媒揭「把汞變黃金」靠1技術太震撼 但18年後才能賣
美企稱破解鍊金術,能把汞變黃金。(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一間新創公司表示,他們已運用「核融合技術」將其他金屬轉化爲黃金的難題,破解人類千年來「鍊金術」之謎,未來用科學方式製造黃金或許不再是幻想。
據《金融時報》(FT)報導,位於舊金山的核融合新創公司 Marathon Fusion於日前發表一篇論文,指出透過核融合反應所釋放的中子,運用「核轉換」(nuclear transmutation)技術,可以將汞元素轉變爲金元素。雖然這篇論文尚未經過正式的同行審查,但已有多位科學家對此表達肯定,認爲其技術方向具有潛力。
該公司解釋,他們的技術核心在於利用聚變反應產生的高速中子,在聚變爐內的「增殖包層」中引入汞-198。這些中子會將穩定的汞-198轉變爲不穩定的汞-197,後者再經過約64小時的衰變,轉變成穩定的金-197同位素,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黃金。
美國普林斯頓國家實驗室等離子體物理學家迪亞洛(Dr. Ahmed Diallo)對這項研究表示:「理論上來說非常可行,令人感到好奇與興奮。」曾任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技術長布倫納(Dan Brunner)也指出,從科學角度看,確實有可能達成,但真正挑戰在於如何實際建構並工程化。
然而,這項技術也面臨不少風險,尤其是安全性問題。由於原料汞可能含有其他不穩定同位素,最終制成黃金可能帶有微量放射性。目前推估,這些黃金可能需要儲存14至18年才能完全去除放射性,達到可安全使用標準。
儘管如此,Marathon Fusion仍對未來商業前景充滿信心。他們預計,每座核融合工廠每年可產出多達5000公斤黃金,按目前市價計算,相當於6億美元(約新臺幣176億元)價值,潛藏極高的經濟效益。
Marathon Fusion由年僅30歲的席勒(Kyle Schiller)與魯特科夫斯基(Adam Rutkowski)於2023年共同創立。席勒曾在前Google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旗下研究基金會任職,魯特科夫斯基則是SpaceX的前工程師,兩人背景橫跨科技與工程領域,實力堅強。
目前公司僅有12名全職員工,但已成功募集590萬美元(約新臺幣1.73億元)的私人資金,並獲得美國政府約400萬美元(約新臺幣1.17億元)的補助。
這項結合夢想與科技的鍊金術,能否顛覆黃金產業、甚至改寫經濟格局,值得全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