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大亨土地鍊金術 這下慘了
高市都發局立即火速澄清,稱『該案回覆工業區是由主管機關內政部審議決定,且當時高雄市長爲韓國瑜非陳其邁,廣告張冠李戴、惡意錯誤指涉,意圖混淆視聽造成社會誤解』。
依主管機關辦理建臺水泥重劃案恢復工業用地之時序制。圖/建臺水泥股東自救會提供
從上圖可知,該案跨越兩位市長任期,但都發局官員是同一批人。陳其邁市長於109年8/24就任,建臺水泥土地是109年12月才公告恢復爲工業用地,中間109年9月內政部還有召開第二次審議,最後拍板的人是陳其邁市長。所以建臺股東纔會痛批陳市長一手推動北城計劃,反手又將北城計劃核心之地廢爲工業用地。
再者,109/9/22內政部審議雖同意高雄市之建議將建臺土地恢復爲工業用地,但卻另有但書『土地所有權人如有繼續開發之必要,建請高雄市政府另案協助依都市計劃法定程序辦理變更』,可見內政部也不是很認同高雄市政府的建議案。
建臺公司獲知土地被恢復爲工業用地後,隔年4月火速重提新版重劃案,高雄市政府卻以各種理由拖延變更計劃,迄今4年仍未通過,建臺股東質疑高市府是在等三禾公司取得土地所有權後纔要再進行變更。
從高市府第一時間把責任推給前市長韓國瑜及內政部,不難看出心中有鬼,但陳其邁市長是參與其中還是被屬下矇蔽不得而知。
建臺股東第二項指控:『綠媒大佬透過行政執行署取得建臺臨路400多坪土地,讓其變成袋地,造成價值大跌,質疑行政執行署爲了小筆稅款,讓人民財產價值遭受鉅額損失,是否爲了配合特定人士?』
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亦火速澄清,擔心拍賣價金清償抵押權後恐無剩餘,依強制執行法第80條之1執行,強調合規處理。
圖/高雄市都發局提供。
據瞭解當時建臺土地正在重劃中,若重劃完成,價值遠超過百億,並不會有清償抵押權後無剩餘問題,何必急於ㄧ時;若重劃失敗,行政執行署又先將門口土地拍賣,讓其土地價格大跌,反而造成債務人重大損失,也讓三禾之外的其他衆多債權人無法獲得清償,有違公平合理之原則。
而建臺欠繳只有營所稅2741萬元及罰款1153萬元,與2.2萬坪價值百億土地,相比差距數百倍,故建臺股東痛批『行政執行署爲了小筆稅款,讓人民財產價值遭受鉅額損失』。幾年前,一位基隆市民因欠繳1萬8000元交通違規罰款,導致其位於基隆市區三層樓透天厝被法拍,該房屋市值約250萬元,但最終被行政執行署以135萬元賤價拍賣。此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監察院也介入調查,認爲執行過程中存在比例原則問題。顯然,這次行政執行署又犯同樣的錯誤,爲了3800多萬稅款,將建臺水泥2.2萬坪價值百億的土地中,臨路的400多坪拍賣,讓其土地成爲沒有出口的袋地,價值大幅折損,最終只能以42億元拍賣,其比例原則問題更甚上述基隆市民案件。
再者,據知情人士透露,107年稅捐處建議拍賣建臺兩筆土地即可,但三禾卻建議將臨路七筆土地全部拍賣,行政執行署也從”惡”如流,拍賣結果由三禾以5935萬承買七筆共400多坪土地,如此超額拍賣,而三禾正好可以完全堵住建臺2.2萬坪土地出口,這中間貓膩,很難讓人相信三禾不是處心積慮故意爲之,並獲得行政執行署配合。
建臺股東第三項指控:『法院二拍、三拍均未合法送達,不等程序合法,仍執意進行法拍,在無人競爭下,由三禾以遠低於市場行情的每坪19萬元取得』,要求相關事務官、法官、院長接受調查。
對於建臺股東的指控,橋頭地方法院迴應稱建臺土地拍賣程序均合法,『並無廣告所指法院二拍、三拍均未合法送達或賤價拍賣等情事』。據知情人士說法,強制執行中如果有疑慮就應該暫停拍賣,不然拍賣完成,又被確認有問題,就像生米煮成熟飯無法回覆,這時誰來負責被拍賣人的損失?建臺水泥土地拍賣案,有門口7筆土地被拍賣的糾紛仍在訴訟中,以及109年被高雄市政府恢復爲工業用地與高雄市政府仍在行政訴訟中。但橋頭地院執行處認爲沒有影響,仍繼續執行拍賣。而且,其中二拍、三拍均未合法送達,執行處仍執意要進行拍賣,這些都有違執行拍賣案件要慎重的原則。雖然執行處要兼顧債權人及債務人雙方權益,但如此傾向債權人,幾乎一路幫着三禾公司儘快取得債務人土地,實在可議。是否因爲有時間壓力?要趕在建臺土地新重劃案啓動之前,趁着還是沒有出口的袋地時完成拍賣,低價取得,令人懷疑。
兩位綠媒大亨指的是前三立電視董事長林昆海以及壹電視董事長練臺生,兩人102年合資成立三禾資產公司。建臺水泥86年因85大樓聯貸案欠債80餘億元,102年由三禾資產以46億元約半價取得建臺水泥債權,同年以債權45億承受85大樓產權,剩餘近40億債權獵物是建臺水泥公司左營高鐵站前2.2萬坪土地。105年三禾與建臺談好合作重劃案,由三禾負責建臺2.2萬坪土地重劃,但在107年三禾卻與行政執行署以建臺欠稅理由將建臺緊臨站前路7筆畸零地全數拍賣並由三禾取得,致使建臺2.2萬坪土地成爲沒有出口的袋地,土地價值大跌。
109年12月在重劃完成最後階段,高市府以期限內未完成點交爲由,廢除重劃案,使建臺2.2萬坪土地回覆爲工業地,且又是沒有出口的袋地,無人敢買。隔年4月建臺公司雖火速重提新版重劃案,高市府卻以各種理由拖延變更計劃,迄今4年仍未通過。
詭異的是一塊高鐵站前的精華地,進入拍賣後,一、二、三拍都沒人拍,最後113年4/24三拍時由三禾以底價42.9億用債權承受,換算下來,三禾以平均以每坪19萬元取得土地,遠低於市場行情。
建臺股東控訴三禾資產買建臺債權的錢是向銀行借的,取得85大樓之後已經回本,土地拍賣後又以債權承受土地,等於用極低成本拿下建臺2.2萬坪土地及85大樓產權,這種五鬼搬運手法低成本獵地,相當惡劣,併合理懷疑,行政執行署、高市府配合三禾讓建臺左營廠土地變成沒有出口的工業地,再利用法拍低價購地,最後通過自辦重劃讓土地價值翻倍,賺取暴利,呼籲檢調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