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震撼AI圈! Meta外科手術式挖角 驚揭中美人才落差

Meta傳出以天價薪酬挖角AI頂尖人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人闖入我們的家並偷走東西」!OpenAI研究團隊領導人,同時也是臺裔資深副總裁的陳信翰(Mark Chen)近日在內部信中寫下了這句瘋傳矽谷的話。因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問世而風光無限的Open AI,終於無法淡定看待科技圈越來越瘋狂的「AI軍備競賽」,因爲這次被臉書母公司Meta上門「偷走」的,可是牽動AI關鍵發展方向的核心研究人員。

全球科技巨擘之間近來最激烈的「AI軍備競賽」,爭搶的不是晶片,也非新產品,而是頂尖研究人員。Meta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的一份神秘「天才名單」,不但引爆一場矽谷近年來最血腥的「人才戰爭」,還衝破了業界的薪資天花板。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份名爲「The List」的秘密名單,成爲了矽谷的熱門話題,這是祖克伯耗時數個月整理出的「天才名單」,目的在於網羅AI領域最有才華的工程師與研究人員。祖克伯親自出馬向這些人才拋出橄欖枝,不惜開出上億美元的薪資條件,還在湖邊別墅設宴拉攏。

報導中指出,「The List」上的人才大多數爲20、30歲,通常擁有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卡內基美隆大學、史丹佛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等精英院校的博士學位,在OpenAI與Google旗下AI部門DeepMind有過工作經歷。

報導中強調,這批精英很可能相互認識,且在業界被視爲稀有人才,價值甚至高過數十億美元的AI晶片,且對彼此的忠誠度已經超越了公司。這意味着,當他們決定是否加入Meta時,很可能會相互溝通、交換資訊,並一起規劃他們的未來。

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祖克伯傳耗時數個月親自編列希望網羅的AI天才名單。(圖/路透社)

據《連線》(WIRED)雜誌報導,祖克伯向頂尖研究人才開出了高達3億美元(約新臺幣87億元)的4年期薪酬方案,其中首年總薪酬超過1億美元(約新臺幣29億元)。消息人士透露,Meta已向OpenAI員工發出至少10份令人咋舌的天價邀約。薪酬方案雖然包含股權,但第1年的股票可以立即兌現。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6月中旬還曾在播客節目中狂酸,Meta砸錢挖角失敗,「至少到目前爲止,我們最優秀的人才沒有接受他們的挖角」。然而他在6月30日向研究團隊發出的內部備忘錄中,卻怒斥Meta的挖角行徑「令人反感」,並宣稱「有使命感的人終將勝過爲錢而來的傭兵」,強調OpenAI的長期價值與使命,遠勝於Meta提供的短期金錢誘惑。

不過OpenAI內部顯然對高層的做法存有雜音。OpenAI資深研究員路橙(Cheng Lu)在一則目前已經刪除的推文中指出,「公司外部很少有人知道他們(被挖角人員)多麼有才華和專注。這對OpenAI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真的很失望領導高層沒有留住他們」。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祖克伯則是向潛在招聘對象承諾,他們無需擔心資源短缺問題。在AI行業,獲得尖端晶片或GPU的機會競爭激烈,這直接影響研究成果的影響力。然而相較之下,OpenAI的研究人員則抱怨奧特曼經常承諾提供GPU資源,但領導階層卻缺乏後續跟進。

中國大陸的AI實力崛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AI人才搶奪戰已達到狂熱程度,一些明星研究員就如同職業運動員一般受到各方爭相招攬。而祖克伯對OpenAI等公司的挖角更被業界內部喻爲有如外科手術般精準。

在祖克伯首波公佈的AI超級團隊名單中,11名成員竟有高達7人是大陸留學生,凸顯出大陸AI人才的崛起,已成爲全球科技領域不可忽視的現象。《南華早報》報導中指出,畢樹超(Shuchao Bi)、常慧雯(Huiwen Chang)、林季(Ji Lin)、任泓宇(Hongyu Ren)、孫沛(Pei Sun)、餘家輝(Jiahui Yu)與趙晟佳(Shengjia Zhao),這7人全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大陸知名學府,之後都前往美國名校深造並發展事業。

根據美國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下屬的馬可波羅智庫 (MacroPolo)在2024年發佈的一份報告,2019年,美國頂級AI人才中,有27%來自大陸的大學,到了2022年,這一比例上升至38%,超過了來自美國大學的37%。

過去2年,這一比例顯然還在上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3月受訪時就直言,「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來自大陸,這是迄今爲止最大的單一羣體,沒有接近的第2名。因此,大陸自然在AI研究方面將會做出巨大貢獻。事實上,美國每個AI實驗室都活躍着華人研究者的身影,無一例外」!

一位前OpenAI成員則形容,「AI實驗室的招聘,就像在下國際象棋。人才是騎士,是王。誰掌握人才,誰就有機會訂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