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選讀》DeepSeek東方神秘力量太震撼 7巨頭還能撐多久?
大陸AI新創企業DeepSeek撼動全球。(圖/路透社)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被喻爲「東方神秘力量」的大陸國產AI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其引領的「低成本算力風暴」震撼全球,不但讓投資者開始質疑,大型科技公司對於AI堪稱「非理性」的狂熱燒錢計劃是否合理,也讓長期稱霸美股的7巨頭(Magnificent 7)後續走勢引發疑慮。
DeepSeek的爆紅,顛覆了全球AI市場的格局,更掀翻了之前狂熱的科技股。儘管回顧2024年美股表現,標普500指數的漲勢主要由號稱「7巨頭」的7檔科技股引領,但DeepSeek確實引發了華爾街投資經理的焦慮,尤其是大盤股基金經理幾乎都重倉科技股。
AI晶片巨頭輝達1月27日股價崩跌近17%,市值蒸發約6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9.7兆元),失血之大,創下美股史上單日最慘重紀錄。不少投資人心中最大的疑問無疑是:輝達還能買嗎?該抄底還是觀望?
對於觀望者而言,DeepSeek帶來的衝擊可能導致投資人重新審視AI投資的必要性。同時隨着進入門檻的降低,AI領域可能出現資本雄厚的網路巨頭與新創企業之間的競爭,尤其是近期一些以現有模型極低成本開發新模型的推出。
不過華爾街巨頭高盛強調,本週以科技股主導的拋售潮只是暫時性的行情,並非熊市的先兆。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在報告中指出,由DeepSeek引發的股市修正,標誌着自去年秋季以來,7巨頭首度下跌超過3.5%,「在我們看來,這是一次修正,而不是長期熊市的開始」。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奪走7巨頭的王冠並不容易,因爲這些公司已經圍繞自身業務建立了防範競爭的強大「護城河」。不過週一的拋售也提醒市場,「哪怕是顛覆者,也有被顛覆的風險」,Steve Sosnick警告,「如果公司賺取鉅額利潤,那麼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希望分一杯羹的競爭對手」。
隨着DeepSeek崛起,投資人質疑是否該繼續買進AI霸主輝達。(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最新一期彭博Markets Live Pulse調查,投資人預計,DeepSeek對於美股7巨頭表現所構成的衝擊料將有限。但專家也指出,DeepSeek的問世意味着更多新進入者,未來的熱點可能會嚮應用端切換,更多AI公司將會受益。
從投資機會的角度來看,浙商證券表示,DeepSeek的AI大模型有望大幅降低AI應用成本,加速對相關產業的賦能進程,利好機器人、計算機、傳媒等下游AI應用落地。
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網站一篇標題爲《DeepSeek,中國人工智慧的反擊》的文章中點出,實力並不在於誰控制了資源,而在於誰最懂得如何利用資源。DeepSeek就證明了,「只要有智慧,就能打敗巨人」!文中表示,成立於2023年的DeepSeek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OpenAI、輝達與Google等巨頭主導的行業中改變遊戲規則。
DeepSeek表明,AI的真正力量不僅在於最先進的硬體,還在於令軟體更高效的能力。透過免費或低價提供其先進功能,DeepSeek已將OpenAI和Google等巨頭逼入困境,迫使它們重新思考自身的定價策略。而在爭奪技術主導地位的競賽中,並非規模最大者一路領先,最靈活、最具戰略眼光者纔會勝出。
西班牙媒體分析指出,DeepSeek已將OpenAI與Google等巨頭逼入困境。(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