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罷免與公投結果 小笠原欣幸:民進黨10年主導地位終結

賴清德總統(見圖)23日在總統府針對重啓核三公投案及立委罷免案投票結果發表談話。(趙雙傑攝)

民進黨推動的兩次罷免投票都大慘敗,均未能罷免國民黨任何1席立委。至於重啓核三公投投票結果,同意票數爲434萬1432票,不同意票爲151萬1693票,同意人數近乎不同意者3倍。小笠原欣幸表示,兩次罷免投票和公投結果,再次示警民進黨過去10年鞏固其主導地位的兩大核心政策「反中護臺」和「無核家園」的有效性正在減弱,民進黨必須先正視慘敗的現實。

小笠原欣幸今(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臺灣公投和罷免投票都失敗。2021年核四公投中,當時反核人士數量超過擁核人士,贊成的有21.7%,但並沒有達到規定票的四分之一。也可以說,反對黨對反核運動的批評並未達到成效;另一個因素或許是,執政黨支持者在7月罷免投票失敗後,投票意願下降。至於哪個因素比較重要,則取決於個人的政治立場。

小笠原接着表示,主要原因是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對電力的需求龐大。蔡英文執政時期,臺灣決定逐步淘汰核電廠,並於今年5月關閉了最後一座仍在運作的核三廠。然而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進度落後於預期,臺灣仍嚴重依賴火力發電。此外,也有人擔心太陽能板覆蓋農村和漁村,導致環境惡化,以及太陽能發電正在成爲地方政治腐敗的新溫牀。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擔憂。政府和執政黨需要認真應對這些擔憂,預計反對黨也將在電力和能源政策方面發動攻勢。

小笠原更分析指出,罷免投票和公投結果,再次預示民進黨自2014年至2024年間十年相對主導地位的終結,臺灣政壇進入朝野勢均力敵的時代。兩次投票結果也表明,民進黨過去10年鞏固其主導地位的兩大核心政策「反中護臺」和「無核家園」的有效性正在減弱。如果民進黨內部有人能夠客觀分析,他們或許會意識到重構圍繞這兩項政策的話語體系的必要性。

小笠原更點出,2025年的「夏之陣」以執政黨的慘敗和反對黨的壓倒性勝利而告終。雙方都面臨挑戰,執政黨必須先正視慘敗的現實。反對黨或許意識到了其反民進黨旗號的有效性,但僅憑「反民進黨」的情緒真的能實現政府更迭嗎?如果他們上臺執政,就需要對他們想要實現的臺灣有一個清晰的願景。能夠從這次「夏之陣」中汲取正確教訓的陣營,將在2028年更接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