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虧1.9億!國光客運止血 擬停駛14路線
國光客運總經理任季男昨天證實,考慮財務壓力,擬停駛十四條虧錢路線。記者許正宏/攝影
國光客運日前才爆出半年內兩度欠薪,昨又傳公司陷入財務困難,打算先停駛十四條最虧錢的路線。國光客運總經理任季男昨證實疫情以來,累積向銀行貸款約卅億元,因疫後客源未迴流,盼停駛高虧損路線,好平衡資金運用。
國光客運前身是臺灣汽車客運,曾是臺灣唯一的長途公路客運經營者,隨長途客運市場開放民營,臺汽客運獨霸地位因營運效率不彰、人事成本高、服務品質落差等問題逐漸式微,導致連年虧損。
任季男說,公司自疫情以來向銀行貸款約卅億元,扣掉還款,餘額約廿多億元,每月資金支出壓力約一點四億元,目前營收接近打平。
公路局統計,二○一九年國道客運有一八四條路線,但到了今年五月,僅剩一五七條。搭乘人次也從每月近七百萬人次,下滑四百多萬人次,收入也從每月平均八億多元,銳減到僅剩四、五億元。
國光客運目前有六十二條路線。任季男表示,最嚴重虧損來自十四條公路與國道客運路線,每年共虧損約一點九億元,部分班次載客率極低,有時單趟不到五人,已與主管機關開會協調兩次,雙方共識是優先處理這十四條路線,包括停駛、整並或改由其他業者代駛。預計最快八、九月停駛,將視主管機關與地方政府配合情況決定。
任季男說,這十四條路線有二條僅由國光客運營運,其餘是屏東的一般公路客運路線,已協調在地業者接手,對乘客衝擊不大。對於先前傳出國光拖欠薪資一事,任季男說,若補貼不及時撥付,資金壓力將迅速累積,長期以來都是「先營運、後報帳、再請款」,造成資金空窗期,所幸公路局今年起改爲每二個月預撥一次款項,減輕業者壓力,也希望地方政府調整目前一年兩期的補貼方式,否則企業需自籌或向銀行借款因應資金缺口。
統聯客運總經理許凱翔說,該公司還經營市區公車,獲得縣市政府的虧損補貼,有助平衡財務,甚至彌補部分國道客運的舉債壓力,相較之下,國道客運沒有類似的虧損補貼機制,使國光客運營運壓力更沉重。
公路局表示,將優先整並國光高雄、墾丁六條路線,其餘八條中長途南部路線,將以維持原有運輸服務爲前提,進一步與國光討論路線及處理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