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客運裁撤14路線「資遣95名駕駛」 還有6路線也評估停駛

▲國光客運停駛8條國道路線。(圖/國光客運提供)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國光客運繼8月底停駛高屏6條公路客運後,9月8日將再停駛8條國道客運路線,高達95名駕駛遭資遣,佔該14條路線駕駛比例6成。公路局坦言,除該14條覈定停開路線由其他業者接駛外,國光客運後續還提出6條路線停駛規劃,公路局將審慎評估。

國光客運9月8日起將停駛「【1838】臺北-高雄」、「【1837】臺北-臺南」、「【1872】臺中-高雄」、「【1836】臺北-新營」、「【1839】臺北-屏東」、「【1873】臺中-屏東」、「【1871】臺中-臺南」及「【1862】桃園-高雄」等8條南部地區中、長途國道客運路線,由統聯客運接駛,票價不變。

公路局運輸組長樑郭國坦言,國光客運8月31日有6條公路客運路線強制路線調整,第二階段有8條國道客運路線,總共14條外,國光客運第三波還有針對6條國道客運路線申請停駛,主要是中南部路線,公路局還在謹慎評估。

根據統計,國光原有62條公路客運和國道客運路線,8月底和9月8日前後停開14條,還剩48條,若第三波再停開6條,今年恐大瘦身僅剩42條路線。

樑郭國表示,國光客運停開14條路線後,該14條路線共有158位駕駛,其中有95位駕駛會資遣,可以轉任其他客運公司,另有63位駕駛會留任,駕駛將分配到其他路線。資遣駕駛部分,國光會依照《勞基法》規定,充分處理,資遣駕駛是否轉移到其他接駛業者任職,公路局樂觀其成,也願意媒合流通轉任。

樑郭國指出,公路客運旅客相較疫情前,平均僅恢復到6成到7成,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其中北宜路線情況較好,已恢復到疫情前9成到9成5,中短途譬如基隆、臺北、桃園、新竹等已回到疫情前7到8成,中長程被高鐵、臺鐵分食市場,僅恢復疫情前4到5成。

▲公路局運輸組長樑郭國。(圖/記者李姿慧攝)

根據公路局統計,近一年已有39條客運路線申請停駛,其中21條評估之後,有既有路線替代或整並轉型,同意停駛。該39條停駛路線不包含國光客運退出但有其他業者接駛的14條路線。

樑郭國說明,國道客運在疫情之後,民衆搭乘習慣轉移,改搭臺鐵或高鐵,另外臺灣少子化或生活水準提高,加上駕駛員缺員,都影響客運經營,公路局針對國道客運路網進行嚴謹檢討,以前國道客運路網在現行要與雙鐵同性質營運下,都需要全面檢討,公路客運經營和公共運輸的性質,隨着社會改變出現變化;此外,兩年前公路客運調整票價,去年國道客運也調漲,收益對業者有幫助,公路局根據法令也進行法規的調整。

樑郭國表示,政府提供通勤月票,在各生活圈提供低廉票價、提升方便性,讓中長途國道客運運量也有增加,TPASS 2.0也有達一定搭乘次數的回饋,讓民衆票價都有優惠和節省。

由於目前全臺客運和公車需求駕駛員估計約有1.6萬名,根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爲止,駕駛員缺員仍有2千多位,其中公路客運缺員716位,市區公車缺員1565位。樑郭國表示,駕駛員缺員部分,公路局今年也有延續擴大徵才補助,今年對大客車訓練過程空窗期的生活費也有增加,比之前方案更優惠,未來也會持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