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脂肪肝!養成保肝7大習慣 指數「7%」是關鍵
脂肪肝是許多現代人的健康隱憂,不分年齡與胖瘦都可能罹患。(圖:shutterstock/達志)
定期健檢後,你是否也看着報表上的紅字發愁?其中,「脂肪肝」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隱憂,根據統計,在臺灣每3人中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肝臟全年無休,一旦它累了、胖了,身體的毛病就會浮現,甚至減重卡關,也跟肝臟有關,以下介紹養肝7大習慣,搭配保健食譜並掌握關鍵數字「7%」,逆轉脂肪肝也可以很簡單!
定期健檢後,你是否也看着報表上的紅字發愁?其中,「脂肪肝」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隱憂,根據統計,在臺灣每3人中就有1人罹患脂肪肝,肝臟全年無休,一旦它累了、胖了,身體的毛病就會浮現,甚至減重卡關,也跟肝臟有關,以下介紹養肝7大習慣,搭配保健食譜並掌握關鍵數字「7%」,逆轉脂肪肝也可以很簡單!
‧每天記錄一次體重
‧飮料選擇水、茶或黑咖啡
‧一餐的主食攝取量控制在一個飯糰的份量
‧蔬菜攝取量改成過去的兩倍
‧確實攝取蛋白質,優先選擇黃豆、魚類、雞肉
‧減少攝取超加工食品
‧每天運動10分鐘以上
做好肝臟保健,就能從肝臟開始燃燒脂肪,肝臟隨之恢復活力,各種身體不適都能獲得改善,還能預防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
肝臟堆積脂肪成爲脂肪肝,跟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聯(圖:shutterstock/達志)
如上述,脂肪肝不是體重超標者的專利,瘦子罹患脂肪肝也相當常見,原因就在於肝臟會堆積脂肪,與日常飲食習慣有很大關聯,跟一般上班族及普羅大衆常見的生活形式高度吻合。
‧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
肝臟會堆積脂肪,並不是因爲飲食中攝取太多脂肪。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脂肪大約是飲食中脂肪的兩倍。當然攝取過多脂肪也不好,但首先應該先控制碳水化合物!
‧膳食纖維攝取不足
便秘導致糞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中,不僅促進吸收更多營養素、加速脂肪堆積,產生的毒素還會直接送到肝臟,加重肝臟負擔。預防便秘的膳食纖維,對肝功能也有好處。
‧蛋白質攝取不足
人體最大的碳水化合物儲藏庫是肌肉。肌肉量減少後,無法儲存的碳水化合物增加,這些碳水化合物轉化爲中性脂肪,就會引發脂肪肝。所以一定要確實攝取組成肌肉所需的蛋白質。
而改善上述問題,只需遵守3個簡單守則,就能守護肝臟健康
‧守則1:每餐主食量控制爲一個便利商店飯糰的份量(白飯100g)。
‧守則2:蔬菜攝取量改成過去的兩倍,每天的目標是攝取350g以上的蔬菜。
‧守則3:每天分三次攝取「體重(kg)換算成g」的蛋白質。
爲減重拚命節食頭暈目眩卻一克未掉,可能就是忽略了這個基礎原理,人體最先是從肝臟開始瘦下來的,順序爲:肝臟的脂肪減少 → 內臟脂肪減少 → 皮下脂肪減少,因此,吃少不如吃對,無痛做好肝臟保健還能突破停滯期。
如何透過減少體重來達到消除脂肪肝保健身體的目標?牢記「7%」這個數字,3個月減少7%的體重,就能改善脂肪肝,如原始體重85公斤的人,分3個月減去6公斤,且並非瘦得越快越好,剛開始先設定不勉強的目標,一個月減去2公斤,第一步能順利達標的人,最後幾乎都能100%完成最終目標!以不勉強、輕鬆的步調開展計劃,就能長期維持好習慣且不復胖,好處多多。
肝臟科名醫與知名營養師聯手設計三款養肝定食,讓你吃飽又護肝。(圖:shutterstock/達志)
苦口婆心不斷強調,呵護肝臟兼減重,吃對的食物比吃得少重要得多,食物就是最好的良藥,遵循上述肝臟保健飲食三守則,由肝臟科名醫尾形哲與知名營養師牧野直子共同著作的《逆轉脂肪肝!》一書,特別設計了三種類的「養肝定食」,讓人吃得飽且吃得健康,還能達到消除脂肪肝的目標,肝臟好開心!
‧A定食「究極定食」
一顆便利商店飯糰份量的白飯加上配料豐富的湯品或小火鍋就ok,可事先製作保存,滿滿飽足與咀嚼感,當早餐或午餐都很適合,肝臟科醫師大推!
.B定食「一湯一菜定食」
一份白飯、一份含膳食纖維與蛋白質的主菜再加上一碗簡單的味噌湯,光主菜就很有滿足感,適合想好好吃一餐的人。
‧C定食「一碗料理定食」
偶爾想吃丼飯或面類,就來份主食減量加上豐富配料與小菜的一碗料理定食,運用技巧增量,善用市售低碳水食材,也能獲得滿滿膳食纖維、蛋白質與飽足感!
《逆轉脂肪肝:肝臟名醫X營養師實證設計養肝飲食,重啓高速代謝、輕鬆瘦肝,免疫力Up!》封面照。(高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