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年輕化!超音波篩檢揪9成肝異常 醫:久坐少動是關鍵

嘉基醫院爲受檢者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嘉基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義基督教醫院與肝病防治基金會合作辦理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近500人受檢,發現肝異常多達454人,其中高達314人有脂肪肝,嘉基表示,此次篩檢觀察到脂肪肝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飲食西化、久坐少動有關。

嘉基醫院與肝病防治基金會合作辦理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參與者衆多。(嘉基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基醫院與肝病防治基金會合作辦理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工作人員出動服務。(嘉基提供/廖素慧嘉市傳真)

嘉基指出,本月20日有近500人受檢,揪出疑似肝癌15人、肝硬化4人、肝實質病變48人、良性肝腫瘤73人,另有314人有脂肪肝,胰臟、腎臟與膽結石等早期異常徵象也高達210人,有些人合併多項肝異常。

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嘉基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啓益表示,國健署統計,臺灣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肝病相關疾病,特別是肝癌,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與治療成效可大幅提高。

此次篩檢還觀察到脂肪肝有日漸年輕化的趨勢,與民衆飲食西化、久坐少動等習慣有關。

陳啓益說,腹部超音波對預防慢性病發展爲嚴重器官損傷具有關鍵意義,腹部超音波快速、無痛、無輻射,可有效掃描肝、腎、膽、胰、脾等5大重要器官,40歲以上應定期檢查,因爲肝臟等腹腔器官沒有痛覺神經,當出現腹痛、黃疸、體重驟減等症狀時,常已是疾病中晚期,錯失治療黃金時機。

陳啓益還說,希望透過篩檢能讓肝炎帶原者、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能定期接受超音波檢查,最好至少每6個月1次。

此外,B型與C型肝炎患者即使透過健保給付的藥物獲得病毒控制或根治,但仍有部分病人會有演變成肝癌的風險,建議肝炎帶原者,應每半年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搭配肝功能與腫瘤指數檢測,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