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檢察機關如何依法履職重點發力?

民營經濟促進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記者20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瞭解到,最高檢有關部門將採取一系列措施,通過高質效檢察辦案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規定,做實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對待、依法平等保護。

——深入推進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

民營經濟促進法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以及建立健全異地執法協助制度等作出明確規定。最高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表示,最高檢將指導全國檢察機關圍繞相關規定,深入推進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重點聚焦以下三方面問題發力:

在涉企刑事案件強制措施監督方面,聚焦人身與財產強制兩個維度,重點監督違規羈押、撤案後未及時解除措施,以及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扣凍”財產等突出問題;

在依法糾治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方面,嚴格把握違法與犯罪、罪與非罪界限,依法審慎辦理刑民交叉、新業態新領域涉企刑事案件;

在規範異地執法行爲方面,依法糾治跨區域違法抓捕、違規異地辦案等行爲,強化管轄權異議線索收集與主動發現機制,加強刑事立案監督、撤案監督,促進規範行使刑事案件管轄權。

——全要素打通涉企民事監督堵點

最高檢民事檢察廳廳長藍向東介紹,民事檢察部門將加強涉民營經濟執行監督工作,強化檢察機關對民事執行活動的全程監督,還將加強涉民營經濟虛假訴訟監督工作,深入推進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行動,綜合運用民事糾錯、跨部門協同等手段,加大對涉民營經濟虛假訴訟的打擊力度。

“我們要用好抗訴這一法定監督方式,同時注重運用民事再審檢察建議的方式辦理涉民營經濟案件,發揮好同級監督的制度效能。”藍向東介紹,民事檢察部門將加強涉民營經濟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工作,對疑難複雜或影響較大的涉民營經濟案件,通過調查覈實、組織召開聽證會、引導檢察和解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辦案質效。

——依法加強涉企案件行政檢察監督

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行政檢察廳廳長張相軍表示,行政檢察部門將依法妥善辦理行政處罰、行政協議、行政允諾等方面的涉企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依法維護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合法財產權和經營權。

張相軍介紹,行政檢察部門將堅持把促進涉企行政爭議法治化實質性化解貫穿辦案全過程,推動行政機關自我糾錯,減輕企業訟累。還將加強涉企行政訴訟執行和非訴執行監督,依法規範開展行刑反向銜接,防止當罰不罰和小過重罰。

——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效能

民營經濟促進法對知識產權保護作出了相關規定。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廳副廳長劉太宗表示,知識產權檢察部門將加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懲治力度,對知識產權類案件全面落實“一案四查”機制,加強對權利基礎的審查,同步履行懲治犯罪、民事監督、行政監督和公益訴訟監督職能,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效能。

“要突出加強高新技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依法保護商業秘密。”劉太宗介紹,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檢察履職探索,加大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力度,強化對知識產權權利濫用、虛假訴訟等行爲的監督,並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對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濫用訴權等突出問題的共同治理。

——暢通涉企控告申訴渠道

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檢察機關依法對涉及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訴訟活動實施法律監督,及時受理並審查有關申訴、控告。最高檢控告申訴檢察廳廳長那豔芳介紹,各級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將依託12309檢察服務中心專門窗口,對涉企控告申訴案件優先受理、快速流轉、限時辦結。

同時,還將運用好12309中國檢察網等平臺的“涉企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專區”,精準篩查重點線索,強化重點案件督導。(記者劉碩、朱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