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國安顧問指「川普把臺交給陸擺布」 翁履中:隨時恐被交易的籌碼

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指美國總統川普爲促成川習會,暫緩批准逾4億美元的對臺軍事援助。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投書,認爲此舉代表川普正把臺灣,交給中國任意擺佈。旅美學者翁履中則說,波頓投書是警訊,代表在川普眼中,臺灣不是必須守護的戰略資產,而是一張隨時可能被交易的籌碼。

波頓以「川普可能正把臺灣交給中國任意擺佈」投書國會山莊報,暫緩軍緣的消息令人極爲不安,這次與2019年夏天川普凍結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如出一轍;而臺灣是美國第七大貿易伙伴,也是全球先進晶片的關鍵製造者。中國若能掌控臺灣,不僅將徹底改變亞太戰略格局,還將對全球科技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臺灣早已擔心川普,恐爲追求與中國達成重大貿易協議,犧牲臺灣利益,這種憂慮並非空穴來風,除軍售問題外,已有充分證據顯示川普正刻意討好北京。

波頓認爲,美國此刻須立即恢復對臺灣的軍援,並清楚告訴北京,臺灣不會在短期內落入你的統治。

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今在臉書轉述該投書,並指波頓雖與川普鬧翻,但在華府決策圈掌握到的脈動與擔憂,絕對不容小覷。翁認爲,波頓的投書是川普重返白宮後對臺灣態度的警訊之一;在川普眼中,臺灣不是必須守護的戰略資產,而是一張隨時可能被交易的籌碼。

翁履中認爲,臺灣需看清三項現實,首先是,不管臺灣多強調第一島鏈或半導體核心角色,川普似乎更傾向於與北京達成協議,而不是守住臺灣。當美國領導人開始覺得臺灣戰略價值不再不可取代,問題就已經不在於軍事援助會不會來,而是對北京在臺灣問題上,會送出多少政治讓步?

翁履中說,其二是臺灣擋不住的是「和統」,臺灣習慣把焦點放在武力犯臺,但如果北京選擇不用飛彈,而是用經濟「窮臺」戰略,逐步阻斷兩岸經貿,臺灣社會能承受多久?如果人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拮据,看見的卻是政治菁英與其支持團體持續獲利,政府卻只會告訴人民「要抗中、要靠美日、不要懷疑盟友」,那麼人民的失望,本身就會成爲統戰最好的助燃劑,再精美的國安小手冊都難以令人民安心。

最後翁履中說,臺灣要思考的問題是,如果外部保護並不可靠,臺灣能靠什麼讓自己不可替代?如果認知作戰的基礎來自人民的不滿,能否讓社會看到希望?如果經濟被切斷,臺灣又能承受多久?

翁履中表示,臺灣的命運只能自己掌握,想要戰爭,美國興趣缺缺;想要和平,只能靠自己穩住兩岸局勢,臺灣決策圈看懂了嗎?可惜臺灣在國際變局中最大的硬傷,是臺灣沒有一個具備國際視角的執政團隊,只剩政治操作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