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累積交易籌碼 臺別亂陣腳

美國總統川普拒對是否阻止中共武力犯臺表態,國務卿盧比歐(前排右二)強調,「反對任何透過武力、脅迫或強制改變臺灣地位」,是美國一貫立場。(路透)

川普上臺後,在烏克蘭戰事上立場與中俄同多於異,至今未重手反中,讓綠營內部亂陣腳,我國安團隊似乎更定調以升級抗中來轉移川普2.0對我不利的焦點,這恐怕最終會陷入,既無法討好美國,也遭大陸反制的不利局面。

白宮在俄烏戰事上的立場大翻轉,堪稱中美建交後,美國最大的戰略轉向,這驚天一轉讓中美俄聯手在聯合國通過烏克蘭停戰的提案,歐洲領袖人人自危,國際關係專家更是滿地找眼鏡。主流外媒也提到,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把烏克蘭當商品交易,讓綠營充滿焦慮情緒。

一時之間,也出現許多幫民進黨找下臺階的說法,一說川普在下好大一盤棋,背後是聯俄製中;另說川普關掉烏克蘭戰場,要把所有心力應對中國。兩種說法或有些許道理,但也是空想大於實際。當年美國聯中制蘇,是在中蘇高度交惡,還曾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的背景下,如今中俄緊密合作卻沒有結盟,聯俄製中不符合俄羅斯戰略利益,也無施力點。

美國壓制中國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要注意的是,川普就職後,美國雖然發佈不少對中國的經貿投資限制與關稅,或是美國務院官網就臺美關係說明中拿掉「不支持臺獨」等,都是小打小鬧,對大陸來說無關痛癢,北京除口頭譴責,具體迴應的舉措對美國也是無傷大雅。

美國總統川普被記者問及是否會阻止大陸對臺灣動武。他表示:「我從不對此發表評論,因爲我不想讓自己陷入那樣的處境。」更多次提到希望訪中或邀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有理由相信,川普這些說法是在累積與中國談判籌碼,也是談判技巧的一部分,中美肯定就川普2.0的兩國互動架構,正陸續協商與接觸中。

「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初,這句口號曾被蔡政府拿來當芒果乾,凝聚反中意識。如今美國老大哥自烏克蘭轉頭就走,力挺烏克蘭在我政府宣傳上也逐步降溫,這凸顯民進黨政府的戰略失準,在經營川普核心團隊上無重大成果,只能每天頻於奔命迴應川普政府批評臺積電或嫌臺灣軍費太少的言論。既然海陸兩會仍強調交流的重要,就不要再狂刷反中牌信用卡,穩住臺海,自然能找回戰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