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美中貿易武器 翁履中揭川普最大盲點:恐成紙老虎
翁履中認爲,川普政府一直有個盲點,就是過度相信「美國自己就能搞定一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北京近日擴大限制稀土出口,美中貿易戰緊張局勢再度升溫。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也點出貿易戰的關鍵,就是誰能夠整合資源、爭取盟友,打造長期戰略優勢。翁也說明,川普政府有個盲點,就是過度相信「美國自己就能搞定一切」。但事實是,國際政治講的是實力的組合,而不是獨行俠的勇氣,若忽略盟友的戰略價值,美國對北京施加的壓力,終將變成紙老虎。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宣稱中美兩國已經「身陷貿易戰」,強調美國對大陸商品徵收100%關稅是「維持尊嚴的必要手段」。翁履中16日在臉書發文,並引述多家外媒資料指,北京採取推出新的稀土出口管制規定的方式,等於爲全球供應鏈設下「中國門檻」,這是北京首次以制度方式將自身的產業主導權,轉化爲國際經濟槓桿。
翁履中說明,美方的反應則是擴大政府對戰略產業的干預,將入股或增持多家涉及晶片、稀土與國防供應鏈的企業,藉此減少對大陸的依賴。不過該做法,與川普一貫倡導的「自由市場」精神幾乎背道而馳,卻反映出美國面對中國經濟戰略時的焦慮與現實:川普政府正在用「北京式產業政策」來對抗北京。
至於美中貿易戰的關鍵,翁履中認爲,這不再只是關稅數字的高低或誰先出招,「而是誰能夠整合資源、爭取盟友,打造長期戰略優勢」。翁也說明,川普政府一直有個盲點,就是過度相信「美國自己就能搞定一切」,但事實是,國際政治講的是實力的組合,不是獨行俠的勇氣。
翁履中也形容,在這一輪對大陸的經濟交鋒中,「北京反而更像是一個有備而來的戰略玩家」,它清楚知道如何利用美歐內部的不合、如何把區域國家拉入自己的供應鏈圈,甚至懂得在關鍵時機出手「卡住」全球產業鏈,像這次針對稀土的新規,打的就是美國的痛點。
翁履中分析,從整體格局來看,中美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短期貿易爭端,而是全面的戰略態勢塑造,「北京在默默經營供應鏈控制、外交突破、資源壟斷的同時,美國卻把時間和政治資源浪費在單邊施壓與國內鬥爭上」。
最後,翁履中也強調,如果川普繼續誤判形勢、忽略盟友的戰略價值,那美國在這場結構性競爭中,真的會失算。翁也指,盟友是美國最大的資產,沒有強而有力的盟友支持,「美國對北京施加的壓力,終將變成紙老虎」,而北京已經用行動證明,它有能力一步步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