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成產業生存關鍵 江啟臣舉工具機為例:實際關稅逼25%
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記者曾原信/攝影
美國對臺課徵20%關稅已生效,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今日表示,20%的關稅只是表面,其實是中小企業的存活關鍵,更是臺灣製造業競爭力的「轉折點」。
江啓臣說,他近日接到不少傳產業者來訊,都擔憂8月7日美國「對等關稅」正式生效的衝擊,產業界告訴他:「這不是表面上的20%,而可能是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江啓臣指出,以工具機爲例,臺灣輸美原本就有4.4%的關稅,現在還要再加上對等關稅20%,總稅負實爲24.4%。而對手日、韓和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所以原本是0關稅,被課對等關稅後爲15%。
江啓臣認爲,因此臺灣與日韓出口美國的關稅差距,不是5%,而是9.4%,這已是生存與淘汰的距離。現在已有業者收到進口商要求「分攤20%的費用」,導致臺廠接單競爭力遭拉開。
江啓臣提到,更讓人憂心的是,目前政府還沒給出完整的資訊與配套,政策透明度極低、不確定性太高,企業只能自行摸索應對。上週他已發函行政院,提出六項建議,涵括談判、金融、租稅、拓銷、升級到人力培育,全方位協助產業應變已刻不容緩,別等到產業倒一片才說要補救,真的會太遲。
延伸閱讀